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破解欺凌的游戏》(14)…… 你将获得: ★让自己和孩子都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剖析欺凌发生的真正原因 ★学会处理欺凌关系的“游戏规则” 书接上回 很多家长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你没有伸张正义呀!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任何一件小事都要伸张正义,这个日子就没法过了。天天都是在讨论谁对谁错:“他推我推得有多重!”“那你再推一下给他。”“哎呀,他推得更重了。”“那你再推三分之一给他。”这怎么可能呢?所以如果看到孩子没有受伤,很好,行了。如果孩子受伤了,去包扎,去处理,等他恢复,这就行了。我们不需要做“法官”,天天去惩戒坏人,我们更多的是要终止这些欺凌游戏的发生,让这些游戏变得无效。 至于真的发生了这种攻击性的行为,伤害到了孩子,那我们是需要去讨论这个问题的。必要的时候,你请他的家长来跟他讨论。但是重点一定不是处理这个孩子,因为我们共同的敌人不是孩子,而是欺凌的行为。让欺凌的行为变少才是我们的目标,而且要让两个孩子都得到成长和进步。 有时候你说我听到有人在说骂人的话,怎么办?这个作者的建议是什么都不要做。很多家长对于骂人的话很敏感:“你骂人?你过来!你道歉!”你越是严肃而激烈地去对待骂人的话,孩子对骂人的话越敏感。因为他觉得这太刺激了,能说骂人的话,这事是巨大的挑战,所以一有机会他就要说。当你听到小孩子说脏话的时候,最好的反应是淡淡地说:“别这样说。”或者“咱们家不说这样的话,这个话并不好。”让他知道这些话品位并不高,爸爸妈妈没反应,爸妈不喜欢这样的话,就好啦。 如果你亲眼看到孩子打架,怎么办?父母越插手,孩子越容易打架或者吵架。如果你的孩子把别人弄疼了,让孩子道歉,其他的不用多做什么。你不用再去打他,让他感受感受被打的感觉,这都不行。这种东西都会让他把暴力行为深深地刻在他的行为当中,你只要让他道歉就好了。 然后你可以提醒他在家里需要遵守的规则,比如:在我们家,我们不打人,打人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不说某种类型的话,但不要勉强孩子;除了提醒,千万不要再多做什么。”不要以暴制暴地去打孩子。越打他,他打人的概率就越大,因为他头脑容易激动。而且他会模仿,他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打人。要不然我爸爸为什么打我呢?我爸爸打我是为了我好,那我就打别人,也是为了别人好呗。 “我们不能够强迫孩子们和好,他们必须通过经验学会这件事。”你不要幻想一个理想的教养方式,就是孩子从来不说脏话,孩子从来不打人,孩子对别人都彬彬有礼……我告诉你,做不到。这个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他也在学习,因为他的神经元还没长齐。 如果是目睹了欺凌事件的孩子,能做些什么呢?比如说你看到你们班一个同学欺负另一个同学,这时候作为一个孩子,我们能做什么?第一种可能,我们可以做受害者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可以过去讲一个笑话,把这个注意力转移;我们可以过去做一个自嘲,说“哎呀,我们家里更糟糕”。你看,把这个问题化解掉,这是一种可能性。还有一种可能,是让受害者了解游戏规则,跟一个没有被欺凌的孩子玩“傻瓜游戏”。你跟他说:“我爸爸教过我一个‘傻瓜游戏’,咱们俩玩一下吧!你来骂我,我来回应。”然后再换一种方式,把这个“傻瓜游戏”在班级当中去传播。当然这个对于孩子的要求挺高的,需要孩子能够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破解欺凌的游戏》(14)…… 你
识赛谈生活情感
2025-01-03 07:07: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