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讲小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和饴糖组成,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倍加白芍再加上饴糖组成。这桂枝汤呢,是用于肝木升发之力不足导致热郁于肌的同时又有表寒。方中桂枝升白芍收它俩等量形成了一个圆运动(之前讲过寒热药共用并不抵消而是形成圆运动),而有了生姜助桂枝的散,此方则升散大于收敛,故桂枝汤更侧重于解表。 而小建中汤因为倍了白芍,与生姜桂枝两味升散药又再次形成了等量,把整体圆运动从侧重解表向下拖拽形成了更趋于内的圆。并由于增加了白芍用量此方则更侧重于养阴。 这个圆运动带着大枣和炙甘草的甘味旋转于周身起到了布散甘液的作用。但是对于脾液不足的虚劳之人这些甘味是不够的,所以小建中汤又重用了饴糖为君。 饴糖是以大麦芽为主熬制出的糖,因大麦芽为肝之谷得木气最多,正合肝木升发之性,因此其更能随整体方剂之药性游走布散,并且饴糖特别甘黏其缓肝木之急作用非常好。其它糖也有缓急止痛补虚的作用,但效果相差甚远。譬如现代常有用蜂蜜代替饴糖,然蜂蜜有温有凉,而饴糖为温。蜂蜜为藏故主静,而麦芽为升饴糖主动。所以小建中汤用蜂蜜难以达到饴糖的效果。 《内经》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小建中汤为啥能建中,因其能补脾土的甘味。脾土居中,脾虚则中焦不运故上下不能相交。上焦胆火不降则手足烦热,衄,咽干口燥,心中烦。下焦肝木不能升心火则心中及心下悸动。肝木不升疏泄于下则梦遗失精,腹痛(虚痛喜按,得温则减)。中焦不能健运则人乏力,黄瘦,无食欲,四肢酸痛。 此外,小建中汤证者常有腹直肌僵硬的症状,此为里有虚寒肝木不柔。除腹痛外亦常有胃痛等症,此皆因肠胃黏膜上缺少脾之甘液而肝木不缓冲击作痛形成的黏膜破损。若小儿则常伴有印堂色青山根青筋等症状,此为肝寒。并喜甘味。其证舌嫩苔白不厚,脉弦涩而缓。 小建中汤虚空腹服用,其主里故用肉桂强于用桂枝,或肉桂桂枝各半使用,若里寒重者用炒白芍或白芍减量。 小建中汤证兼少气,浮肿,肌肉松弛等气虚症者可加黄芪为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证兼五白,产后虚弱等血虚症者可加当归为当归建中汤。小建中汤是增湿热的方剂,最怕湿热积,凡有舌红苔厚或苔黄腻,脉洪脉滑数,腹满肥胖者,发热无汗,积食呕吐,壮热口渴等湿热,积食,风热,内热证者皆不可应用。因现代饮食习惯原因,很多人本是小建中汤证,却由于积食湿重等原因不能应用,此时应调整饮食佐以祛积化湿,待湿热积祛,再投以小建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