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的冬天,彭德怀的病情每况愈下,他的身体已经彻底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他仿佛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悲伤地感叹说这是他在人世的最后一年。 1973年初,彭德怀开始出现大量便血症状。直到当年春末,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元帅才被送进了医院。 医生很快做出诊断,彭德怀患上了直肠癌。当时的手术条件和医疗水平远不及现代,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手段也十分有限。 周恩来在得知彭德怀病情后,立即拨通了卫戍区监护办公室的电话。他严厉斥责了专案组为何拖延如此之久才上报,并立即下令301医院全力救治。 在此期间,叶剑英也派人详细审查了有关医疗日记和监护日记,追查病情延误的原因。然而此时彭德怀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癌细胞开始在体内扩散。 每到深夜,病痛就会加剧,彭德怀常常因为剧烈的疼痛而无法入眠。作为一个军人,他总是咬紧牙关,用手紧紧抓住床单来对抗疼痛。 白天的时候,他经常因为癌痛而冒冷汗,但从不向医护人员诉苦。随着病情的发展,癌细胞逐渐转移到了肺部和脑部。 在这期间,彭德怀始终关注着国家大事。每天都要求看报纸,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 他特别关注老战友们的消息,尤其是在得知邓小平复出的消息后,显得异常振奋。但很快,病魔就会将他拉回残酷的现实。 到了1974年下半年,彭德怀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的身体已经完全瘫痪,生活已经无法自理。 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时常向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心愿。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见到毛主席一面,希望能当面说明自己的问题。 每次提到这个话题,他都会变得格外激动。有时候甚至会试图强撑着想要下床,要去找毛主席。 但此时的他,已经连翻身都十分困难。癌症带来的痛苦日益加重,但更让他难受的是无法为自己澄清历史。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始终无法摆脱"莫须有"的罪名。这位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元帅,不得不带着委屈和遗憾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在彭德怀住院期间,侄女彭梅魁的探视给他带来了难得的温暖。自1967年匆匆一别后,整整六年时间,彭梅魁一直无法得知伯父的下落。 当她终于获准探视时,眼前的景象让她震惊不已。昔日威风凛凛的元帅,此时已经成了一位形容枯槁的老人。 病房里的环境让人窒息,窗户被报纸严严实实地糊住,完全看不到外面的景色。专案组的人员24小时轮班监视,就连亲人之间的谈话也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 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彭德怀依然很关心侄女的生活。他反复叮嘱侄女不要过多来医院,担心会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病房里的生活极其严格,彭德怀连一支铅笔都不被允许使用。这让他无法给亲人写一封简单的回信,甚至无法记录自己的想法。 专案组对他的监管一直持续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即便是在重病期间,他们也从未放松过警惕。 对于家人送来的衣物,彭德怀都十分珍惜。他穿的依然是从成都来北京时的那身衣服,衣襟和袖口都打满了补丁。 这些衣服上的补丁和油渍,见证了他这些年来的艰难处境。有时候,医护人员甚至会把他误认成是普通的工人。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彭德怀向侄女透露了自己的愿望。他希望死后能够落叶归根,把骨灰运回故乡。 这个简单的愿望反映出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说要在骨灰上种一棵苹果树,用这种方式来报答故土。 随着病情的加重,彭德怀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最基本的起居都需要他人照料,但在严格的监管下,连这些照料都显得格外艰难。 医护人员每天都要为他更换床单,处理伤口。但是在专案组的监视下,这些普通的医疗护理都变得异常复杂。 有时候,彭梅魁会带来一些家乡的食物。但是在专案组的规定下,这些食物都要经过严格检查才能送到彭德怀手中。 在1974年9月,彭德怀的病情急转直下。医生不得不为他切开气管,以维持最基本的呼吸功能。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在关心着国家的大事。经常能听到他念叨着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人的名字。 1974年11月29日15时35分,彭德怀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这位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元帅,在孤独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死后的处理也显得异常简单。他的遗体被秘密火化,火化费用还是从他被看守时那微薄的生活费中支付的。 更令人感慨的是,他生前批注过的62本书籍也被一同付之一炬。这些凝聚着他思考和智慧的笔记,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 按照当地的风俗,彭德怀的骨灰被装在一个大坛子里。安放仪式极其简单,没有任何正式的追悼活动。 这种简陋的待遇,与他元帅的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这恰恰反映了那个特殊时期的政治环境。 直到1978年12月24日,距离彭德怀去世已经四年,党中央才在北京召开了追悼大会。这标志着历史对他的重新评价开始了。 追悼会上,彭德怀的一生功绩得到了充分肯定。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终于获得了应有的认可。
彭总,关明磊落,一心为民。生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