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目录10】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我又大概带了20天的时间,我在这里,见到

香梅看历史 2024-12-27 14:42:10

【加拿大华人目录10】

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我又大概带了20天的时间,我在这里,见到了各种类型的华人,由于我有拖延症,一直没把好多精彩的长文写出来,有些故事真的太精彩了,趁着这段时间,我会慢慢的把游记不上,最近我已经找回我的状态了。

1️⃣小王,上海人

在温哥华,我见到了小王,他是一个户外爱好者,所以他开车带我到了温哥华海湾北部的山区,在这里可以看到三文鱼巡游的保护基地。

他给我显示了温哥华得天独厚自然的这一面(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的旅行主要关注点在于人文,自然风景我很少主动去探索)。

温哥华的自然资源实在太丰富了,开车一个小时,你就马上可以找到一片静谧的森林,呼吸新鲜空气,你可以在山岭中听到流水声,可以看到一个个壮观的海湾。

小王的故事也比较简单,他在上海认识了他的老婆,他老婆决定移民加拿大,所以他跟着(被动选择)过来,因为对于女性来说,加拿大的社会氛围好处更多。他在上海的时候是在医院做急救车的司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职责的人),来到温哥华以后,在一家公司当铲车的司机。

2️⃣小昆,云南人

小昆大学到了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市(在温哥华旁边),毕业后到了温哥华从事旅游业。

由于他有导游证,所以好多景点都是对旅游从业人员免费开放的,他带我去了温哥华塔,又去了好多博物馆之类的地方。

他给我介绍了加拿大的旅游资源,非常有趣的一天。

3️⃣小李,江西人

小李来自于国内的“彩礼大省”江西,他现在的工作状态是温哥华和多伦多两地跑(主要在多伦多)。

他主要故事在,他娶了一个越南老婆,他老婆在加拿大从事的是幼师相关的工作,他给我介绍了好多越南文化,包括他曾经跟着他老婆到了越南老丈人家探亲,他老丈人非常热情招待他的好多经历(这个有录制访谈,有兴趣的留个言,我可以最近剪出来)。

4️⃣小瑞,台湾人

小瑞是台湾人,他从事的是食品营销的工作,他在台湾的时候也是做这个的,后来因为老板的原因,他得意有机会来到温哥华,继续从事食品营销的工作。

由于两岸用词不一样,他刚开始说的是“食品行销”,后来解释一下,才知道是“营销”。

5️⃣小王,台湾人

小王是台湾人,但是身份背景特殊,他的父亲属于韩国华侨(韩国华侨的历史背景很复杂,在朝鲜战争后,半岛一分为二,南边的韩国还存在数十万的中国人,但是韩国属于很排外的国家,并没有给这些华人韩国国籍,即使出生在这里第二三代都不行。而当时韩国跟台湾省“建交”,所以韩国境内的华人被自动归入“中华民国籍”,很多韩国华人纷纷移民台湾,包括我们熟知的姜育恒,刘家昌)

小王就是韩国华侨的后代,而小王在台湾出生后,十多岁就移民温哥华。

6️⃣老雄,江西人

老雄曾经在上海的国营企业工作,十多年前,因为当时的风气,也跟着大流移民到温哥华,如今从事建筑设计工程师类型的工作。

他回忆起十多年前卖掉房子,会有一些叹息,但是他到了加拿大也过得不错,而且生了三个孩子(典认为他从基因上,已经是成功的了)。

他给我的金句我印象深刻。我问他会考虑一路用精英的方式栽培自己三个小孩吗?不如小孩看上了美国的常春藤,一年要十万美金的学费生活费。

他说道,我不会。

我说,可是,如果在国内中产家庭,可能砸锅卖铁也要把自己子女送去,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自己后代出人头地。

他说,他们砸锅就砸了,我们家的锅我们还要留着用的。在加拿大跟国内不一样的一点在于,加拿大,你孩子的生活下限不会特别低(除了吸毒极少数情况除外),你孩子做蓝领,当清洁工,基本的福利医疗啥都有。跟我们那一代那种为生存极度焦虑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他的“生活下限”这个词深刻印在我脑海里)。

7️⃣海月姐,辽宁人

海月姐是我微博读者的太太,他是我忠实的读者,由于他工作在美国芝加哥,他在美国的医疗行业是一个很杰出很有名的人。

所以他让他的他太太海月姐带我参观了温哥华他的家,海月姐跟他都是在美国相识,当时他们都是医生,后来因为接触到外商医药行业,在2000年左右移民到温哥华。

后来他们一路奋斗,生了三个孩子,在温哥华属于很幸福的中高产一家五口。

8️⃣小娜,山西人

在温哥华,我见到了小娜,她是新移民,在几年前被国内城市街头的“加拿大移民广告”所吸引,就报了移民,没想到批准,在几年中逐步落实加拿大移民的计划。

关于她为什么执着于移民,跟她的经历有关,她还记得90年代风靡中国的一部电影《北京人在纽约》,其中那首刘欢的主题曲“千万里我追寻着你”,那首歌词让她对我远方产生不禁的向往。

此后她工作中,有机会去毛里求斯支援建设(她毫不犹豫/迫不及待的报名),以后她在毛里求斯待了好几年。

结束了毛里求斯的工作,她回到国内,依然对远方非常向往,最后选择来到温哥华(算是完成了她的“文青梦”)。

9️⃣牧师,台湾人

其实我对教会活动兴趣不大,因为我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不知道去干什么。

不过当地华人邀请,我可以作为一个社会观察的角度,去看一看加拿大华人教会的样子,于是我就去了,毕竟这也是加拿大华人一个面貌。

这个牧师曾经是台湾的歌手,唱功了得,在聚会的时候好歌好多曲。

结束后我短暂采访他,他说,他曾经从事大众流行音乐行业,他发现人们更喜欢听让人心碎,破碎的苦情歌,越伤情越好。后来他发现这样不对,他应该创作一些更正能量,更积极向上的歌曲,人才会快乐。

0 阅读:0
香梅看历史

香梅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