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创作者和媒体批评一下企业,包括一些尺度大、有情绪、甚至有事实出入(因为人不可

一苒说车啊 2024-12-27 13:24:20

其实创作者和媒体批评一下企业,包括一些尺度大、有情绪、甚至有事实出入(因为人不可能是圣贤,都可能说错看错想错)的东西,企业一般是可以容忍的。

因为大企业事情很多,本身是大目标,每天被无数人谈论,根本处理不过来。

而且,大企业也不完美,他们也不是什么都对。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再说了,这个事情上,有很多事情,属于“横看成岭侧成峰”,本来就因为立场和各自视野不同,会得出差异的看法。这是正常的,可以共存。

我的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告诉我:企业很容易识别,到底什么样的人,需要去对抗和处理。

他反问我一句话,“一苒,你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谁爱你谁恨你,你自己TMD是真不明白吗?感受不到吗?这玩意儿需要一个科学检测仪或者高等数学公式来判定吗?”

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从批评到厌恶到憎恨,中间其实有清晰而微妙的界限。

但另一方面,传播学的天性规律就是:坏的比好的容易传播。坏是捷径,既能有流量,能涨粉,能树立正义人设,还能提供威慑力,带来厂商广告。

这太有诱惑力了,是媒体圈的终南山。

每个行业都有一种媒体,80%的内容都是批判攻击挖苦,这种一看就是黑媒体。属于低端黑。

但这种很多时候也让企业很难受,愿意私下花钱摆平,但求不被提及。因为低端的人的招数,是没有底线的,没法被防守。不怕硬的,就怕愣的。高端黑那是本事,那更是防不胜防。

任何人都有问题,你给我一个世界上最好的人和企业,我对他贴身紧逼,完全可以把它描述的十恶不赦。

他高冷,我可以说他不接地气。

他高贵,我可以说他脱离群众。

他善良绅士,我可以说虚伪的体面还不如真实的世俗。

他慷慨,我可以说他收买人心。

他造的车运动,我可以说运动不是主流需求,老百姓买车是为了开,不是上体育课。

他造的车豪华,我可以说他背叛了工人阶级。

他造的车智能,我可以说智能化一两年淘汰一轮,贬值特别快。

他造的车便宜亲民,我可以说他Low。

他的企业赚钱,我说周扒皮。

他的企业亏钱,我说“最快今年、最晚明年”。

他的车软件好,我说机械素质差,没有底蕴。

他的车硬件好,我说太传统跟不上时代。

他的车软硬件都好,我说水桶车没特色没取舍没有想法!

在内容创作的领域工作越久,在社会上浸泡越久,越理解为何要谨慎使用“批评的权利和力量”。

滥用批评和滥用赞美,都是极端化,都有对自己和对社会的副作用。

顺便提一下:数年之前,法律在真实企业和商品的批评言论的保护方面,还是比较宽容的。但现在经济环境变了,对企业、企业家和商品的保护肯定更大了。

这是客观情况。很多创作者其实初衷并不坏,观点看法不同也很正常,但怎么说呢?

天气变了,人就要增减衣服。

0 阅读:0
一苒说车啊

一苒说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