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一睁眼:怎么给我干中国来了?
埃及博物馆788件文物“包机”一站坐到上海!大到2米4的石雕,小到几厘米的圣甲虫,从坚硬无比的石碑,到易碎的彩陶器、木乃伊,种类丰富,样式新奇,甚至连重要程度都称得上是“国宝级”。
看着埃及博物馆门口的大包小裹,看着下了飞机就排成长龙的文物队列,中国网友不由感慨:“埃及这是要办大事啊!博物馆都要给搬空了!”
如此大的动作,让人们十分好奇,埃及这是怎么了?难道真的只是两大文明古国之间单纯“文化交流”吗?
上海接展埃及文物,网友猜测有点“离谱”6月16日,一连串警车停在了机场,他们此行是为了护卫来自异国他乡的“特殊人物”!只见飞机舱门的打开,一个个木箱乘坐“传送带”出现在人们面前。
人在哪儿呢?打开木箱就能看见了!
这是从埃及发来的“专机”,上面不光乘坐有埃及法老、王后,还有他们信仰的动物神明,“猫神”,“狗神”,“鳄鱼神”,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也被萌到了。
这些文物来中国“出差”,上海博物馆为他们的到来提前做好了准备。
5月18日,负责文物交接清点的六人团队就出发前去埃及,开始了长达21天的交接工作,这次工作的任务量十分重大,788件文物可不是个小数目。
因此,到了埃及以后,文物点交团成员只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投入工作。然而,埃及炎热的天气仍旧让他们感到不适,场馆内40℃的高温是常态,没有空调,没有冰水,大家就算热得浑身大汗也必须工作。
不过,对于文物保护人员来说,这点困难算什么,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全部被这些埃及的文物所吸引。
要知道,这可是中埃两国之间第一次就文物进行的官方合作,工作人员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古埃及文物,对这些文物的材质和保存状态都不甚了解。
好在埃及方面的工作人员十分友善,虽然双方在阅读“文物现状报告”时,关注重点有所不同,但经过沟通,两边很容易达成共识。
经过三周的奋战,所有文物装箱完毕,91个板条箱中不仅有满满当当的文物,还有一箱沉甸甸的文物报告清单。
文物点交的时候,在埃及旅游的朋友们可就“苦了”,大老远跑到了埃及,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一口口大箱子,上面印着发往中国上海。
中国有句俗话说的好,“来都来了”。于是,这些没有看到文物的游客,只好把文物点交场景拍下来,发到了中国的社交媒体上。
这下就跟炸了锅似的,网友们纷纷联想起来:“这么大批量的文物离开本土,埃及这是在托孤吗?”
不少人持肯定态度,纷纷表示:肯定是为了干架!怕战争毁坏文物,这才把他们运送到中国来巡展,毕竟谁不知道现在只有中国最安全。
其实,这些网友并非无端猜测,曾经中国就帮助两个友好国家保管文物。
“托孤”有例可循,多国文物曾来华避难这两个“托孤”中国的国家,跟埃及一样身处中东圈子,这片土地历来就不太太平,战争就像家常便饭一样。
从1947年到1982年,战火从未停歇,五次大战几乎让中东的每一寸土地都笼罩在硝烟之下。以至于,大家一提到中东,脑海中想到的不是石油就是战争,文化好像从未在这片土地上出现过。
但这片土地真的没有孕育过文化吗?其实不然,中东这片地区连接欧亚,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多个辉煌灿烂的文明,可他们留下的文物,却在战争中毁于一旦。
阿富汗是较早认识到文明重要性的国家,早在1939年,法国巴黎的吉美博物馆就展出过一批阿富汗文物,那些文物,每一件都讲述着阿富汗古老而辉煌的历史。可惜好景不长,1989年阿富汗乱成了一团,首都喀布尔都成了战场,博物馆里的文物差点儿全没了。
幸运的是,那时有位非常勇敢的老馆长。他深知这些文物的价值,于是决定把它们藏到最安全的地方——总统官邸的地下金库里。就这样,这些珍贵的文物在战乱中得以保存下来。
等到2002年,阿富汗的局势稍微稳定些,学者们就开始忙着把那些散落的文物重新找回来、整理好。他们知道,这些文物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是阿富汗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他们想告诉全世界,阿富汗不只是战争和暴力的焦土,还拥有那些珍贵的文化和历史。
到了2006年,这批文物终于得到了修复,但阿富汗依旧徘徊在战争的边缘,在当时总统的安排下,这批文物开始了全球旅行。它们先被送到了吉美博物馆,之后又去了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这些来自阿富汗的珍宝。
2017年,阿富汗再次爆发冲突。许多珍贵的文物,或者在战争中给毁了,或者流落到了海外。而那批旅行中的文物刚好结束最后的旅行,如果无人接手,它们就会返回战争中的本土,结果可想而知!
好在中国及时伸出了援手,在同年3月接纳了阿富汗的231件珍贵文物,还特意举办了《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特展。展览一开放,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
接下来的三年里,这批阿富汗文物就像个旅行团一样,在咱们国家到处跑。敦煌、成都、郑州、长沙、南京、香港……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它们的足迹。
直到2020年,阿富汗的局势开始稳定了,中国毫不犹豫地把这批文物完璧归赵,让它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说实话,看到这些文物能够安全回家,大家心里都挺高兴,毕竟我们也曾经历过那样一个年代。
再来说说另一个“托孤”国家,它拥有4000多年历史,曾经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如果只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根本想不到这竟是“中东火药桶”——叙利亚。
叙利亚自从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整个国家就陷入了混乱之中。那时候,战火连天,人们流离失所,文物盗取十分猖獗,政府担心国家的文化积累会毁于一旦。于是,和中国商量了一下,决定进行文物巡展。
这样一来,那些工艺细致、设计巧妙的陶器、铜币、丝绸、珠宝就能够得到保存了。而且,通过巡展的方式,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叙利亚的古老文明和历史。
这批叙利亚文物,至今还在中国巡展,最近一期在广西南宁。据说,展览现场非常热闹,大家都对这些来自异国的文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前车之鉴,网友才会对埃及的行为进行“合理猜测”,中东近期的局势可不太平,大家都觉得啊,这次联合展览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交流那么简单。
毕竟,埃及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要是真的爆发了战乱的话,那他们的文物可就危险了。再说了,这次前来展览的几乎都是“易碎品”,这就更增加了文物避难的可能性。
那么,这次大展真的是为了“文物避难”吗?
中埃文化交流,13个月展览值得期待其实,这次文物展览早在今年二月就定下来了,展览计划于2024年7月至2025年8月期间在上海博物馆隆重展出,共计13个月,用于文化交流足够了。
这个展出还是值得期待的,其中有不少令人瞩目的古埃及文物!
有身高2.4米,体重2吨的麦伦普塔站像,这个文物,可是超级有看头的!他不仅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麦伦普塔的“真实写照”,更是古埃及雕塑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有高2.1米,让人叹为观止的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埃赫纳吞的半身像,他戴着高帽,手握权杖,眼神犀利,仿佛能穿透几千年的历史,直接和观众对视!
有青铜打造的“獴”,伸出两只前爪扒拉的动作活灵活现,让人看了以后不由感叹:好可爱。
也有着第一次离开埃及本土对外展出的“彩绘人形绿脸棺”,他刚出土不久,是在萨卡拉地区考古的重要发现,这次能在中国展出可以说是埃及对中国最大的信任。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体双面的猫神,少年法老图坦卡蒙石雕像。据馆长所说,这次展出的文物95%以上是第一次在亚洲展出。
网友们表示,不管是“托孤”还是文化交流,都一定要将这些文物保管好,以后全部归还给人家!
参考资料:
新华社-2024-06-13:整装待发,来自“金字塔之巅”的文物将亮相上海
澎湃新闻-2021-08-17 :为避乱全球巡展15载,阿富汗珍宝将何去何从?
新华网-2024-02-27:中埃签署古埃及文明大展赴华文物展览合作协议
新华网-2024-05-31:全球连线|文明的握手:叙利亚国宝东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