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老山战场上,20岁小战士被炸伤,眼看敌人正冲过来。他丢下枪,匍匐爬去拿起电话,大喊4个字。谁料,电话那头,排长泪流满面,颤抖说:这哪行? (参考来源:我们在战位报告|战斗英雄韦昌进:用一生守护永远的“6号哨位” 中国军网) 1985年的老山战场,一位20岁的年轻战士,面临着人生最残酷的考验。 他叫韦昌进,他的故事,远比你想象的更震撼。 银幕上的英雄身影,深深烙印在年幼的韦昌进心中。 保家卫国,这个念头在他心底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高中一毕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入伍,把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 这个决定,让家人忧心忡忡。 父母的爱子之心,与儿子的报国之志,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最终,父母还是拗不过孩子,只能默默支持他的选择。 韦昌进告别家乡,踏上军旅生涯。 训练场上,他挥洒汗水,磨砺意志,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 他清楚,前头等着他的,是场生死考验。 刚上战场,韦昌进紧张兮兮,对周围环境高度戒备。 夜晚,他紧握钢枪,一丝风吹草动都让他如临大敌。 一次,他甚至将被炮弹炸断的树桩误认为敌人,死死盯守了一整夜。 拂晓时分,真相大白,他才长舒一口气。 战场的残酷,远超想象。 韦昌进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慢慢习惯了那炮火连天的日子。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不再让他感到恐惧,而是变成了战斗的号角。 1985年7月,老山前线战云密布。 越军启动了代号M2的作战计划,目标直指577号阵地。 韦昌进和他的战友们守护着这个用岩洞和石缝改造成的简易哨所,那是他们对抗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拂晓,敌军的炮弹如雨点般倾泻,577阵地转眼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战斗刚一开打,韦昌进就被流弹击中,锁骨和左臂顿时血流如注。 他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 战友苗挺龙在战斗中眼部不幸中弹,眼球被炸了出来。 韦昌进忍着胸口的剧痛和左眼的刺痛,小心翼翼地把苗挺龙的眼珠放回眼眶,然后把他背回坑道。 战场上,6号哨位的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 吴冬梅在洞口英勇牺牲,张泽群在阵地上不幸倒下,班长成玉山受了重伤。 最后,整个哨位只剩下韦昌进一人。 韦昌进受伤多处,鲜血直流,眼前一片朦胧。 但他依然坚守阵地,不断向排长汇报敌情。 越军进攻越发凶猛,韦昌进感觉这阵地快保不住了。 关键时刻,他竟然做了个让人震惊的选择。 他丢下枪,艰难地爬到电话旁,用尽全身力气大喊:“排长,向我开炮!” 电话里,排长一听那四个字,眼泪立刻涌出,声音也跟着颤抖起来:“这怎么可以?” “排长,向我开炮!” 韦昌进又一次提了要求,他心里清楚这代表着什么,但更清楚阵地绝不能丢。 排长内心痛苦万分,他知道韦昌进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他必须做出抉择。 最终,他下令开炮。 炮弹呼啸而来,6号哨位被炸成一片废墟。 韦昌进与冲上来的越军一同被爆炸吞噬。 增援部队赶到后,在乱石堆中找到了重伤的韦昌进和失明的苗挺龙。 两人被紧急送往后方医院抢救。 韦昌进昏睡七天七夜后,终于醒来,但不幸的是,他的左眼因为伤势太重,不得不被移除。 他活了下来,这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战后,韦昌进因战功卓越,荣获一等功,被誉为“战斗英雄”。 他没有直接跳过基层,而是脚踏实地,从最底层干起,最终一步步爬到了将军的位置。 苗挺龙因战功卓著荣获一等功,却因受伤落下一身残疾,被评为一级伤残军人。 退伍之后,他短短两年就学会了盲文,还精通了推拿按摩。 他后来考入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成了技艺高超的中医。 韦昌进和苗挺龙在577阵地一起奋战,共度生死难关。 战后再见,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旅途,可那份军人英雄气概依旧彰显。 韦昌进继续在军旅生涯中奉献,苗挺龙则用另一种方式服务社会。 他们的经历,就像老山战役的一个缩影,也是无数中国军人用生命铸就的壮丽史诗。 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1985年,老山战场上,20岁小战士被炸伤,眼看敌人正冲过来。他丢下枪,匍匐爬去
乐语回味
2024-12-25 20:50:20
0
阅读:64
元宝
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