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我国一名志愿军战士,为娶一位朝鲜姑娘,选择留在朝鲜,放弃我国国籍。然而当他到了晚年时,却申请数次,想恢复国籍。 参加抗美援朝后,王兴复由于文化水平较高,他被分配到第四兵站做后勤工作,负责运送物资补给。 虽然不是直接参与战斗,但他的工作同样危险而艰辛。美军为了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经常轰炸后方阵地,王兴复和他的战友们每天都在死亡的阴影下工作。 战争是残酷的,但也给了王兴复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 第二年秋天,王兴复所在的部队被安排在平安南道江东郡石岭里驻扎。这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成为了他和吴玉实相遇的地方。 吴玉实是个活泼开朗的朝鲜姑娘,比王兴复小9岁。她的家庭在战争中失去了两个哥哥,生活十分艰难。 王兴复常常帮助她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砍柴、打水等。两个年轻人就这样在战火纷飞中萌生了情愫。 然而,志愿军有严格的纪律,禁止与当地女性发生恋情。王兴复只能将这份感情深深埋在心底。 直到1958年,中国政府决定撤回志愿军,王兴复才鼓起勇气向吴玉实表白。 面对回国或留下的抉择,王兴复选择了爱情。他向组织申请复员,并决定留在朝鲜。 这个决定不仅需要巨大的勇气,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经过层层审批,从志愿军总政治部到中国驻朝使馆,再到朝鲜外务省,王兴复的请求终于获得批准。 1962年,他们的婚姻得到朝鲜最高行政当局的认可,在平壤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 婚后的生活并不轻松。王兴复先是在平壤的华侨学校当校长,后来又去了国营牧场工作。 他们生育了七个孩子,家庭负担很重。尽管如此,王兴复和吴玉实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厚。 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兴复心中的思乡之情越来越强烈。他开始频繁地申请回国探亲。 1963年,他第一次向朝鲜政府提出回国定居的申请,虽然未获批准,但获准回国探亲。 两年后,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海城。 这次回国之行让王兴复更加坚定了要回到祖国定居的决心,此后,他又在1974年和1979年两次回国探亲。每一次离开中国时,他都感到无比痛苦。 终于,在70年代末,王兴复以中国籍华侨的身份向中国驻朝使馆申请回国定居,获得了批准。 然而,由于妻子和三个孩子是朝鲜国籍,他们还需要获得朝鲜政府的批准才能离境。 吴玉实为了支持丈夫的决定,不辞辛劳地往返于政府部门,反复申请。 她坚定地表示:"我的丈夫回中国,我不去怎么办!"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们终于获得了朝鲜政府的批准。 1981年,王兴复一家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中国政府对他们的回归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怀,每人发放了1000元安家费。 王兴复被安置在海城变压器厂工作,其他几个孩子也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在今天的中朝关系中,像王兴复和吴玉实这样的家庭,正在发挥着独特的桥梁作用,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在罐头搞创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