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一早餐店老板遇到了四个刚从管教所出来的少年,她看着孩子可怜就给弄了几碗热饭,结果吃完后孩子跪在她面前喊妈,这一喊出了700名劳改犯儿子,其中甚至还有比她都大一岁的人来认她当妈。 韩雅琴靠着一个不大的早餐摊养家糊口,日子紧巴巴的,她从没想过要成为什么英雄,也没想过要改变谁的人生,直到遇到那四个少年。 他们是从少管所出来的,寸头,衣服破旧,眼神里带着和年龄不相符的沧桑,他们没有家,没有工作,也没有未来。 韩雅琴的早餐摊成了他们唯一的“避风港”,在这里他们能吃上一口热乎饭,能感受到一丝久违的温暖。 韩雅琴没有多问他们的过去,只是默默地提供食物和避难所,她家的后院有一间空房子,成了这些少年临时的住所。 渐渐地,越来越多类似的孩子聚集到韩雅琴的早餐摊,他们有的是刑满释放人员,有的是流浪儿,有的是家庭破碎的“问题少年”,韩雅琴的早餐摊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个特殊的“收容所”。 韩雅琴意识到只提供吃住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孩子需要的是一份工作,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她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帮他们走上正轨。 韩雅琴教他们做餐饮、修电器、种菜,都是些能养活自己的手艺,韩雅琴自己也没多少钱,但她省吃俭用给他们买衣服、学习用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她相信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能活出个人样来,事实证明韩雅琴是对的,这些曾经迷失的孩子学得很快,干活也卖力。 “英辉安置帮教基地”,这个名字在太原慢慢有了些名气,它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早餐摊,而是一个真正的“浪子归家站”,它承载着韩雅琴的希望,也承载着600多个孩子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韩雅琴从“韩妈妈”变成了“韩奶奶”,头发白了皱纹也多了,但她的眼神依然坚定充满力量。 那些曾经在她的小摊上吃豆腐脑的孩子也长大了,他们有的成了厨师,有的成了工人,有的甚至成了企业家。 他们的人生轨迹因为韩雅琴而改变,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却比亲人更亲,有的孩子成家立业后依然留在基地帮韩雅琴管理,将这份爱心传承下去。 2014年,韩雅琴被评为“CCTV年度慈善人物”,这个奖是对她几十年付出的肯定。 韩雅琴用一碗豆腐脑改变了600多个孩子的命运,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爱的力量,也诠释了人性的光辉。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环球网 2015年7月7日 关于《一位中国母亲教导数百“特殊子女”自食其力》的报道)
1983年,一早餐店老板遇到了四个刚从管教所出来的少年,她看着孩子可怜就给弄了几
修竹崽史册
2024-12-24 17:54:59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