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个冷知识:你猜我们的猜增值税最终是谁在买单?比如中国2023年进出口贸易数据

侠女论商业 2024-12-21 17:02:34

我说个冷知识:你猜我们的猜增值税最终是谁在买单?比如中国2023年进出口贸易数据:其中初级产品出口总额11538亿,进口总额76351亿,逆差64813亿;工业制品出口总额226118亿,进口总额103501亿,顺差122617亿。 “初级产品”你可以理解为工业的原材料,这部分出口我们是处于“花钱买”的状态,每年要掏64813亿跟人家去买。制成品你可以理解为工业的最终成品,这部分进出口我国是处于“满世界卖”的状态,每年净收回来122617亿。最终我们实现的顺差是42794亿元,这里面主要是有12041亿的服务贸易逆差。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增值税制度,即只在商品流通和产品制造“增值”环节征税,比如说你原材料、人工、水电、房租等等一切成本10000元制造了一批产品,卖出去卖了12000元,只对这增加的2000元征税,其它环节基本上是不征税的。2023年我国出口退税总共办理了1.8万亿元。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的事情就不多讲了,这不是什么“给外国人的补贴”,而是把国内收过一遍的税退一部分给进出口企业,从而实现出关商品零税率、进出口贸易宏观调控的一种经济手段,也是国际通行惯例,否则真的就是“收税收到国外去了”。 进出口贸易顺差42794万亿减去这1.8万亿,大约2.47万亿,这就是总共噶全世界“老外”的韭菜总数。但是这只是一个“毛利润”,其中有1)原产地在我国、加工成制成品出口的原材料价格;2)合理利润;3)超额利润也就是“纯韭菜”。为什么呢?原材料不增值因此也就不征增值税;国内零售的话也要赚利润,否则企业又不是傻子;扣除前两样才是噶老外的净韭菜。这2.47万亿大概就像你从韭菜地里一把抓割回来的韭菜,还要拣干净枯枝败叶、摘干净太老嚼不动的,最后剩下来的才是净韭菜苗。 很显然,只有在出口端(从我国海关出口商品)才有可能存在由我国来征税这种可能性,因此根据我国在出口端退税的比例/数量关系,大致估算我国噶出来的净韭菜大概在哪个数量级,误差肯定是有的,有些出口商品不退税,GDP统计口径也不够精确不够细,国内外消费结构也大有不同,累计误差会挺大的,但是数量级肯定错不了。 2023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量是226118(制成品)+11538(初级产品)=237656亿元,出口退税规模为1.8万亿,占当年增值税和财税收入的24.7%和9.5%。也就是说这23万亿里面,增值税的部分,征了1.8万亿的税,税率是7.8%的样子;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万亿的样子,征了1.8/24.7%-1.8=5.5万亿,税率是12.8%的样子。 这个税率差就是“净韭菜率”,因为:1)忽略消费结构差异;2)原材料不征税;3)忽略有一部分出口商品没有退税,假设咱们的工业体系咔咔运转输出给国内老百姓的商品,与输出给老外的商品性质上没什么不一样的话,增值税税率应该是一致的,但是这里出现了差额,这部分税率差额就来自于“超额利润”,因为正常征税税率高,而超额利润因为出口退税政策的存在,在外经贸环节是不征税的,因此导致了进出口贸易增值税税率明显偏低。不征税、无法征税的环节数量多了,税率是不是就会降低? 这个差额在5%,也就是说12.3万亿工业品出口总额顺差里面,如果按照国内消费品零售环节中的增值税税率来估算,我国进出口贸易货物总额应该有14万亿的样子,这多出来的一个多万亿,大概就是净韭菜了。当然在服务贸易环节我们又被老外噶走了一部分韭菜,作为误差处理进去,说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噶出来的净韭菜。 总之,粗略估计,每年我国噶全世界“老外”净韭菜万把亿是问题不大的。当然你要承认一切外国人都是“老外”,包括非洲、拉美、印度,总不能说只有欧美人才算是“外国人”吧?

0 阅读: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