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河财经】同学们,今天我想讲一个话题,来自亲身经历和朋友的经历,就是:女性要从中层或者中高层更上一次楼,一定要学会“宏大叙事”,一定要学会抽象出理论。 这个故事有点长,大家先记住这个结论,听我慢慢道来[开学季]。 我最近有个朋友,她遇见了一些职业发展的困惑,于是跟我约饭聊天。 她是做市场营销的,对国际品牌的市场营销非常懂,而且会整合营销,从前端一直整合到后端。 在席间,她给我讲了很多好的案例。 我说,你这些案例都非常牛,你想过从这个中间抽提出理论吗? 她说,这些活儿,包括品牌活动,都是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一点点捏出来的,她不想忽悠老板,搞出一堆虚头巴脑的理论,就宏大叙事说别人可以简单复制。 我说,我知道你的很多劳动成果,有你自己的灵光乍现,也有你很多的个人色彩,这些可能就是艺术,就是成功最后的元素,是蛋糕尖上最后一颗樱桃。 但是,这个世界毕竟是男权社会,你已经走到这么高了,你上面所有的导师和老板,几乎没有女人了,都是男人。 男人喜欢宏大叙事。 从幼年开始,女孩就开始热衷于玩“写实游戏”。 学前的小女孩,就喜欢“角色扮演”:你演医生,我演护士,她演病人---我们一定要排练自己,在现实中有用。 长大后,很多女孩对抽象的东西的理解的一大认知门槛,就是“它有什么用?” 当我们遇见一个无用的事情的时候,我们脑袋都绕城线团了,有深深的难受,和浪费时间感。 男人不一样:男人最讨厌的,不是无用的东西,是不能宏大的规模化的东西---简单来说,零散琐碎,失去吹牛逼的意义的东西。 简单来说,在未经职业或者学术训练的情况下,女人天性追求“有用”,男人天性追求“有宏大意义”。 小男孩在幼年可以背下来所有奥特曼的名字,长成少年可以背下来所有赛车的名字---这些东西对他们的生活没有用处,但是具有很大的意义:他们的朋友觉得很牛逼。 我在职业生涯中,经历过六七位男导师,无数男领导,其中有很多人非常用心地教我。 我年轻时候,交的paper,交的方案和funding,得到过很多类似这样的反馈: too trivial(琐碎,没有意义),it needs significance(需要有更大的意义),没有high点(不够宏大)。 我在一次次反馈中明白了:不管你老板或者导师岁数多大,哪怕已经70岁了,他但凡是个男的,他必须追求宏大,能一炸下去,整个场子都沸腾了的那种效果。 即便他本人再谦卑,再接地气,他追求的工作也必须是宏大而有意义的,不能是琐碎具体的: 因为他的上级不会允许他这样做。 如果我给我老板交一个方案,不把宏大叙事做到位了,他的上级就会一句“太小了”,“没有high点”,“trivial”,给他打下去。 这件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组织起大量的人,调动起大量的资源,需要一个宏大的目标---否则谁给你资源做事情。 “登月”“载人航天”“两弹一星”“天眼”---你得搞这种,才能调动大批的自由和人力。 你要说,我就是对alpha粒子的某种特性感兴趣---那你一辈子可以在一个清贫的角落,一边吃灰一边自己搞(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领导不会给你资源。 说到这里,我预测到评论里会有人说:“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做更多女性的领导。” 不要说这种bullshit: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你改变不了社会。 穿透了说,有多少企业的一把手是女的,有多少单位的一把手是女的? 就算是一把手是女的,她不需要跟资本市场,或者政府领导交待企业的意义吗? 资本市场和政府的这种演讲场合,你们去过吗? 一眼望去,下面一片都是男的。 他们期待的都是high点,都是理论框架,都是宏大的意义。 你不用特殊吹牛逼,但是你必须把你这件事,可以规模化,可以广泛场景化的意义说出来。 说完了这些,你做过的事情,你得到的数据,不过是这些意义的“论据”。 没有理论框架,没有宏大意义,你的论据只是“经历”---在这个社会,经历的估值,远低于理论框架+论据体系。 没有理论框架,就会让你一直在中层或者中高层打工。 你要突破这个玻璃天花板,必须明白宏大的理论框架的作用。 最后我跟我的朋友说,你的叙事,必须从“xxxx年,我做了XXX项目,把她们的产品改变了,创造了XXX销量”,转变到: “我的一个专长是具有可规模化的多元市场定位:我认为定位应从品牌历史,品牌起源和供应链三个维度,进行三切法,选取最佳的坐标。 在这个方法论情况下,我给XXXX,XXXX,XXXXX等十个品牌,进行了从前到后的整合营销,从前端改造供应链,每次都创造了翻番的业绩---多次成功经验,让我明白,多元定位和整合营销,是一套可以在消费品领域广泛复制的方法论。” ----这种调调,就会估值变高很多[惊喜][开学季]。
【琅河财经】同学们,今天我想讲一个话题,来自亲身经历和朋友的经历,就是:女性要从
小辰读商业
2024-12-21 10:39:05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