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会议对明年经济定调中有关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的内容备受关注。会议明确提及2025年要“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及“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用词的细微差别暗示着城乡居民相关标准提高幅度或更大,这背后体现的是政策对于不同群体的考量与侧重。 养老金多年来一直处于持续提高的状态,尽管近两年增速有所放缓,但提高幅度始终大幅超过CPI涨幅,它无疑是民众跑赢通胀的有力保障。其能做到这点,得益于养老金本身作为福利,背后既有养老金投资收益的支撑,更关键的是财政的直接补贴。 然而,个人养老金能否跑赢通胀却因人而异,取决于管理人员水平高低。过去债券大牛市时,养老金多投资于理财中的债券部分,可仍有大批个人养老金出现亏损情况,着实令人费解。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提高策略近两年发生重大变化,不再同比例提高,而是倾向于养老金低的群体提高幅度更高,高的群体幅度较低,目的在于缩小不同群体间的差距。当下养老金分为体制内(事业编制和公务员)、企业职工、城乡居民三个档次,差距颇为显著。 此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以及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有着双重作用。一方面,确实能进一步缩小群体间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对于拉动消费有着积极意义。低收入人群边际消费倾向更高,补贴到手后大概率会用于消费,而高养老金收入群体可能会选择将补贴存起来。 据券商预计,2025年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将以农村居民为主体进行提高,人均月增20 - 60元,对于原本月收入不足200元的农村老人来说,按比例提升幅度相当可观。退休职工养老金预计也会适当提高,鉴于2024年提升比例为3%是历年最小,2025年有望略高于此,大概在3.5%左右,继续助力保障退休人员生活水平,同时也贴合经济发展的整体节奏。
重磅会议对明年经济定调中有关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的内容备受关注。会议明确提及
周仓与商业
2024-12-20 15:59:01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