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福建一76岁老人,被医院以“免费”为名接到医院做了手术。没想到手术后的第

事友看过 2024-12-19 16:51:52

12月,福建一76岁老人,被医院以“免费”为名接到医院做了手术。没想到手术后的第二天老人就在家里晕倒了,家属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医院可能是想方设法套保,否则为什么会不收取任何费用做手术,甚至连老人的伙食费都是医院出的。 信源:医院免费为老人们做手术,家属因不知情投诉并质疑其“套保” 2024-12-17金羊网 医院的工作人员回应称,他们只负责接诊,至于老人是怎么来的,跟他们没有关系! 在福建莆田的柯朱村,一场看似惠民的医疗善举背后,却潜藏着一个令社会震惊的医保欺诈事件。 76岁的柯先生母亲的遭遇,像一面破旧的镜子,映射出了我国医保体系中的漏洞与危机。 “救命钱”的安全问题牵动人心。医保基金作为国民基本保障的支柱,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福祉。 某些不道德之人窥见了这笔百姓血汗钱的薄弱之处,采取欺诈性手段侵吞医保资金,不仅损害了公众的正当利益,也对整个医保制度的稳固构成了威胁。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曾经公布的一起令人震惊的案例就是一个明证:一家民营中医院,通过捏造病人和伪造病历单等恶劣手段,竟诈骗了高达2385万元的医保基金。那些医院的高层最终都自食其果,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免费医疗”的背后,是一个隐秘的黑色产业链。这些诈骗机构通常以“免费体检”、“免费手术”、“免费治疗”等为诱因,针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下手。 他们提供一条龙服务,从免费接送到快速出入院,目的就是让患者失去警戒,步入圈套,柯先生的母亲便是被村里的免费体检消息所吸引,乘坐专车前往莆田平安医院接受手术的受害者之一。 手术当日即完成,而家人却浑然不知,结算单上显示尽管医保支付了大头,老人却声称自己未曾付过费,这里面显然疑点重重。 首要问题在于,未经家属同意便对老人进行手术,严重违反了医疗程序。 毕竟,老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更应该谨慎处理,医院提供的联系方式居然有误,这反映了医院管理的疏忽,或者说,是有意为之。 家属发现不少老人都是乘坐专车前往该医院,这更加让人怀疑医院涉嫌“套保”操作。 而面对质疑,医院方面却轻描淡写,声称对老人的来源一无所知,对为多位老人免费手术的事情避而不谈,这种态度无疑更加深了公众的疑窦。 类似“免费医疗”欺诈的事件在全国屡见不鲜。福州的一家民营医院就曾以“免费住院”为诱饵,吸引参保人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治疗,最终被查出虚开发票,涉案金额高达160余万元。 这些医疗欺诈事件揭示了“无需付费医疗”背后的典型诈骗模式:以“免费”作为诱饵吸引患者;其次医疗流程化、快速化,不仔细检查患者病情; 再者,通过增加不必要的医疗项目、夸大费用、提供过度医疗服务以及开具非必要的药物来提高费用;最后,向患者隐瞒真实病情和治疗开支。 这些“免费医疗”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条复杂的盈利链,医疗机构通过欺诈手段侵占医保基金,谋取非法利润;某些中介机构则充当掮客,从中渔利。最终,受到损害的是所有参保人员及整个医保资金池。 这种“免费医疗”欺诈现象的出现,既与医疗机构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有关,也与参保人员自身的防骗意识薄弱有关。 一些人将医保基金视为不花掉就会可惜的资源,未曾想到医保基金是全体参保人员共有的财产,无人有权滥用。 要打击这一现象,必须从多个方面同时入手,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医保领域的监管,对欺诈行为零容忍; 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公众了解医保政策和防骗知识,提高社会整体防范意识;再者,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内部自律,严格医德,规范医疗流程。 医生应当将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不应唯利是图,只有这样医保资金才能得到保障,人们的健康才能得到真正维护。 我们不能被免费的诱惑所蒙蔽,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午餐。 面对“免费医疗”的诱惑时,必须保持冷静,深思熟虑,不要轻易相信天上掉下馅饼的好事。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守护医保基金,提高警惕性和防范意识,确保“救命钱”能够真正用在刀刃上。 医保基金的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不应因一时小利而掉入骗保的陷阱,如果发现任何可疑之处,都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共同维护医保资金的安全。 保护医保资金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不能只盯着小利益,而忽视了真正的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骗保的坑,维护自己的权益,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我们必须严加看守,不让任何人肆意侵占。

0 阅读:31
事友看过

事友看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