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爬山离奇身亡身上十几个针孔 这个针孔,表达不清,应该是马蜂蜇伤的伤口! 63岁男子爬山遭到蜂群攻击身亡 被成群的蜂攻击,只能是这些人惹了马蜂。图片1:马蜂
这位男子并非因马蜂的毒素中毒而死,而是因为对马蜂毒素的某些成分过敏而死。 健闻登顶计划
马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是受到惊扰或者马蜂窝被捅的时候,就会对人或者动物发动攻击。
我们有句老话,叫“捅了马蜂窝”,那真是不得了的惹上了大事,那会招来马蜂的疯狂攻击。
马峰毒素和螫针:马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两类,少量的马蜂蜇伤,毒素不会致人于死地。
但是,马蜂蜇伤,往往伤口众多,这样,毒素的量就大了,也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会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会有危险。
马蜂毒刺上无毒腺盖,马蜂蜇人不会把针留在人体上,所以一只马蜂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
有些人,会对马蜂的毒素中的一些成分过敏。
这也是马蜂蜇伤最危险的地方。许多被马蜂蜇伤的人,早期死亡,大都因为这个原因。
对于这些人,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只要抗过敏治疗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大家认识不到这一点,如果急救不及时,不专业,常常导致这类病人死亡。
我们要千万注意。切记,切记!
马蜂蛰伤不像蜜蜂蛰伤那样会残留有毒刺。
我曾经抢救过一个人,被马峰蛰伤982处(山猫在她身体上划区,按区一一数过来,记录并且相加!),但没有一根毒刺在伤口上。这和蜜蜂不同,蜜蜂蜇人后会有螫针留在伤口内,治疗前必须拔出来。
马蜂蛰伤的现场急救 , 水洗是最好的办法。
用自来水冲洗伤口,有肥皂和沐浴露洗手液等洗涤剂最好。
用冷水边冲伤口边揉擦洗涤液,既可洗去伤口局部之毒素,又有冷敷止痛之效。
冲洗要达到足够的时间,起码要达到20分钟。
图片2:冲洗
马蜂蛰伤十万火急的急救:抗过敏 。
千万记住,马蜂蜇伤所释放入人体的毒素,一般毒不死人,而马蜂毒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去可以分分钟要人的命!
我见过全身被马蜂蜇伤920处的极端严重的病人,其毒素引起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的损伤也不严重。
马蜂蛰伤过敏,症状可以在蜇伤后马上出现。
过敏症状表现为病人全身出现皮疹,红斑,痒痛,然后出现胸闷,气急,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血压会急剧下降,人很快就会进入昏迷状态。
最危险的马蜂蜇伤过敏机制,就是发生了最典型的Ⅰ型超敏反应。
根据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可将其发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致敏阶段、激发阶段和效应阶段。
一、致敏阶段
指变应原(马蜂的毒素)初次进入过敏体质的机体,刺激其产生特异性 IgE 类抗体。IgE 以 Fc 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 IgE Fc 受体结合,使之致敏的阶段。在此阶段形成的结合有 IgE 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称为致敏细胞,含有致敏细胞的机体则处于致敏状态,此状态一般可持续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
二、激发阶段
指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细胞上的 IgE 特异性结合使之脱颗粒,释放和合成活性介质的阶段。
一般只有多价变应原与致敏细胞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IgE 分子结合,使细胞表面的 IgE 受体(Fc ε R 1)发生交联,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活化反应,导致细胞脱颗粒,释放颗粒内储备介质如组胺、激肽原酶等,并能新合成一些活性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除此而外,过敏毒素(C3a 、 C5a)、蜂毒、蛇毒、抗 IgE 抗体以及吗啡、可待因等也可直接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
三、效应阶段
指活性介质与效应器官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局部或全身病理变化的阶段。
Ⅰ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病理变化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早期相反应发生于接触变应原后数秒钟内,可持续数小时,主要由组织胺引起;晚期相反应一般发生在与变应原接触后 6~12 小时内,可持续数天,主要由 LTs 和 PGD2 所致, PAF 及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活性介质也起一定作用。
简单地说,以前被马蜂蛰后,蜂毒作为抗原使得他的身体致敏,如果他的已致敏的身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在数分钟内所发生的超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 。
类似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在被毒蛇咬伤的病人身上。
第一次咬伤,一般不致命,第二次咬伤,病人会很快死亡。
在1995年,我老家的郑宅镇卫生院里就死过一个毒蛇咬伤的人。
病人自己是卖蛇药走江湖的人。第一次被眼镜蛇咬伤,他没有什么大事情。第二次被眼镜蛇咬伤,就在卫生院门口附近,过了十几分钟他就死亡了。
卫生院的医生,和我谈过他死亡前的一些症状。
等我大学毕业后,我才明白,他是死于Ⅰ型超敏反应。
知道了马蜂导致过敏性休克的病因以后,抢救治疗是很简单的,就是按照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来做。
1、清洗伤口,蜜蜂蜇伤要立即取出蜂针,这是努力去除过敏原。
2.确保患者气道开放,给氧。
如果患者出现威胁生命的气道阻塞,立即气管插管或床旁气管切开。
3.立即给肾上腺素,小儿0.01mg/kg,最大剂量0.5mg/次,皮下注射,必要时每隔15分钟重复1次;成人首次0.5mg,皮下或肌注,酌情重复。
肾上腺素能通过β-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通过α-受体效应使外周小血管收缩;它还能对抗部分Ⅰ型变态反应的介质释放,因此是救治本病的首选药物。
如果出现低血压或对起始的肾上腺素剂量无反应,静脉给入1:10000肾上腺素,输入生理盐水20ml/kg;如果低血压持续存在,予肾上腺素或多巴胺静脉滴注。
4.糖皮质激素,疗程不超过3日,地塞米松10mg,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滴,一般用药1~3日。
5、其他的对症支持治疗。
如果病人在野外,一旦出现过敏情况,最好就是自己打看过敏的针剂,最不行,也要吃抗过敏的药物,才能有时间送到医院来抢救。
如果一个人被蜜蜂蛰过一次后,那么短时间内被蛰第二次,就很可能会出现这种快速出现的致命的过敏反应。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相反,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还很低,这和每个人是不是过敏体质有关。
正是因为出现的概率很低,所以这种情况不为大家所了解。
我曾经在医院里多次遇见马蜂蜇伤或者蜜蜂蜇伤导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人,很幸运,这些病人都活过来了。
山猫希望每一个医生,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知道和了解这种病情,那么一旦遇到,就不会因为不了解而耽误了抢救病人。
山猫也建议,喜欢户外运动的人,自己的包包里,应该带有一盒抗过敏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网上可以买到可以立即注射的肾上腺素针,便于携带。
有的人,只要一个马蜂蜇伤就会引起致命的过敏性休克,有些人,被几百只马蜂蜇伤也不会过敏,这是个人体质不同的原因。
如果被马蜂蜇伤后没有出现过敏现象,那么就不大会有生命危险了。
在冲洗伤口后可以局部用药。季德胜蛇药片是我们长期使用并且证明有效的药物。图片3季德胜蛇药
季德胜蛇药片的用法,用黄酒化开,成糊状,涂在伤口上,可以马上止痛。笔者抢救过那个982处马蜂蛰伤的病人,是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山脚村的农民,当时她全身剧痛,用了杜冷丁针,1小时后疼痛还是不能缓解。
我们给她涂上季德胜蛇药片糊,涂到哪里,哪里就不痛,涂完,马上就不痛了。同时,季德胜蛇药片内服,一天3次,一次10片,用黄酒送服,效果更好。如果是轻症的马蜂蛰伤,单用季德胜蛇药片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了。
我知道给大家介绍季德胜蛇药片,会招来很多反中医人的批评。作为一个西医外科医生,我觉得这不算什么。
我和季德胜蛇药的药厂无任何来往。
该药用于马蜂蜇伤,是2003年时,浙江省蛇伤学会年会上,由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外科的邹荣生主任介绍的经验。二十多年来,我在临床应用屡现奇效。至于季德胜蛇药的止痛机理,有心人可以去研究。
马蜂蜇伤的伤口,经过冲洗以后,有些人会不痛,但是局部有肿胀,发痒等情况,也可以在伤口和周边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药膏,比如皮炎平之类,主要也是可以在局部起到抗过敏的作用。
如果人在野外,身边没有药物,也可以就地取材,使用一些草药,用水洗干净后,用干净的石头捣成糊状,敷在伤口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图片4就是我国常见的草药紫花地丁,黄河以南都有分布。叶片如耕地的梨头,所以很多地方都叫它犁头草。普通人一看图片就可以认出来,因此,可以推广。
如果在户外,遇到马蜂蜇伤、蚊虫叮咬、蜈蚣蜇伤等意外情况,都可以取紫花地丁的鲜叶捣成糊状,敷在伤口上,就可以消肿止痛止痒,效果立竿见影。
户外运动时候,如果有过敏体质的人,应该随身携带可以自行注射的肾上腺素针,以防被马蜂蜇伤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这个药,在网上可以买到。
马蜂蜇伤的重症病人,需要使用奥美拉唑等制酸药保护胃黏膜,预防应激性溃疡。使用大剂量的654-2针,比如每次20毫克,一天一次。大剂量的654-2针,可以很好地改善微循环。
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在受伤后2到3天,患者往往会出现心脏、肾脏和肝脏的损害。所以,从入院开始, 要 每天给马蜂蜇伤的病人复查一个包括心肌酶谱,肝功能,和肾功能在内的生化检查。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做对症处理。
蜜蜂蜇伤,症状比马蜂要轻,处理同马蜂,唯一不同的是,处理伤口前要先拔出伤口里的螯针。
千万注意,蜜蜂蜇伤,也会出现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