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货币数据背后的经济信号与展望》 近期公布的11月份货币数据蕴含着诸多值得深入剖析的重点信息,它们犹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反映着当下经济领域的现状与趋势,也为我们展望未来提供了有力依据。 首先,从前十一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9.39万亿元这一数据来看,过去4年存款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有投行估算这期间超额存款高达40 - 50万亿之巨。原本这些资金应当流入消费、房地产等领域,去带动实体经济的活跃与发展,然而如今却大量闲置在银行,仅赚取着微薄且略显“鸡肋”的利息,这种现象着实不太正常。从居民消费层面来看,11月CPI又回到了0.3%附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增速也跌回了3%,这表明消费端面临的压力依旧严峻。10月消费的短暂大涨,很可能得益于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由此可见,让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地涨起来,对于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循环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毕竟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能够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投资意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存款增速已明显放缓,与以往高峰时期平均每月近2万亿的增长速度相比,已有所回落。 其次,居民提前还贷的情况有所变化,如今提前还贷的数量变少了。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存量房贷利率在今年继续专项下调,并且未来还会跟随LPR动态调整。对比高峰时期,部分人的房贷利率下降幅度接近200个基点,这使得大家提前还款的意愿明显降低。此外,自9月底开始的股市暴涨,尽管随后横盘了两个月,但仍吸引了不少资金入场,从当下平均每天1.5万亿的成交量便可看出,散户和游资在其中贡献颇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便不急于提前偿还房贷了。不过,倘若后续缺乏优质的投资机会,鉴于目前存款、股市以及理财等方面的表现,不少人或许还是会重新考虑提前还贷的选项。 再者,狭义货币量M1的相关变化也值得重点关注。M1下滑速度正在变慢,不过目前尚未转正。此前就有观点指出,M1的增速与股市表现呈现正相关关系,而M1的增速从9月起已经见底。随着其下滑速度趋缓,M1和M2的剪刀差也在不断缩小,这一系列变化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是积极的信号。只是明年M1数据将采用新的统计方式,这会使M1总量增加,同比数据也会回正,但届时同比数据是否还具备参考性就有待考量了。 展望明年,货币有望适度宽松,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当时M1增速一度超过了M2增速,M1增速甚至超过30%,M2增速也超20%,那种迅猛的增长态势令人印象深刻。若后续结汇能延续10月和11月的增长态势(甚至希望回归强制结汇),那么货币增速大概率能够恢复到较好水平,既能确保人民币无贬值风险,又能推动物价温和回升,还会对资产价格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为经济的稳健发展筑牢基础。
《11月货币数据背后的经济信号与展望》 近期公布的11月份货币数据蕴含着诸多
周仓与商业
2024-12-18 15:58:38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