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之“尬”,何去何从? 2009.9.15 在高等教育的大版图里,职业技术

百智聊人啊 2024-12-18 10:19:35

高职之“尬”,何去何从? 2009.9.15 在高等教育的大版图里,职业技术学院就像个身份尴尬的“四不像”,怀揣着梦想努力找定位,却一路磕绊,闹出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儿。 先瞧瞧生源这档子事儿。入学分数线跟坐过山车似的,大多在二百分到五百分区间晃悠。这些孩子呢,高中那会就没在勤奋学习的“尖子生阵营”里,本想着进大学能改头换面,嘿,没想到一进高职校门,直接成了脱缰野马,放羊放得那叫一个欢!教室里、宿舍中,成堆扎堆不学习只顾玩闹的,游戏声比翻书声都大。相较中职,倒是少了些挥拳抡胳膊的打架斗殴,可这学习风气,也着实让人直摇头,仿佛知识的吸引力还不如窗外飞过的一只鸟。 学校内部管理更是一场“闹剧大赏”。本科院校,尤其那些双一流名校,一心扑在科研上,目标明确得很。职业学校呢,中职高职都一个德行,偏爱全面“折腾”。上头考核指标跟圣诞树似的,挂满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竞赛、技能比拼、科研论文、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社团活动……方方面面,一个不落。学校对老师的考核自然也照搬照抄,老师心里苦啊:想评个职称?行嘞,开启全方位折腾模式吧!今天改教学方案,明天备赛,后天琢磨怎么写论文迎合指标,再后天挖空心思汁、搅尽脑汁做项目课题申报材料,忙得晕头转向。一通忙活下来,职业学校愣是被整成了个怪胎——说高校吧,学术底蕴比不上;说职高吧,专注职业技能培养的纯粹劲儿也没了,卡在中间不上不下,尴尬得能抠出三室一厅。 行政化这股歪风,更是把职业学校吹得东倒西歪。高层次院校里,老师们学历、职称金光闪闪,头顶各种学术帽子,校内走路都带风,流动性也强,今天这家挖,明天那家抢。职业学校可倒好,以前老师大多是中专大专留校生,本科都是在职进修“充数”的,高职里硕士都算稀罕物,博士更是凤毛麟角。职称方面,中职长期只有副高“封顶”,高职正高也没几个,那些顶尖学术荣誉称号,什么杰青、各类学者头衔,职业学校老师听着就像听外星文,“四青”人才更是想都不敢想。 反观行政人员,那可威风八面。为了刷政绩,使出浑身解数折腾老师。要老师手写教案,一学期一收,美其名曰“规范教学”,可老师辛苦写就的心血,转头就压箱底积灰,下学期还得重写,白费功夫;规定板书得填满整块黑板,搞得老师上课跟书法表演似的,重点都被花哨板书淹没;坐班制一搞,老师困在办公室,连备课找资料都不得安宁;值夜班安排上,老师又化身保安,为校园安全“站岗”;新入职先当辅导员或班主任,还没熟悉教学呢,就被学生琐事缠得脱不开身;大会小会没完没了,一周好几次会,老师们戏称“开会才是主业,教学成了副业”;不是安全会就是防骗会,防诈会……各种车轱辘会,车轱辘话,轮番轰炸。而真正关乎学校长远发展的,像优化专业设置贴合产业需求、给师生搭建实用实训平台这些实事,却被行政的形式主义浪潮拍在了沙滩上,无人问津。 职业技术学院本应是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如今却深陷这般尴尬泥沼。是时候停下盲目折腾的脚步,重新校准方向,把重心还给教育本质、师生成长与专业深耕了。不然,这尴尬的困局,何时是个头哟?真盼着哪天高职能挺直腰杆,自豪地亮出独属于职业教育的闪亮招牌,不再在高教江湖里“尬舞”迷茫。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