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icon最新表态,银行要做好抗压准备保增长、促消费,将成为明年各地经济的主要

广东谭先生 2024-12-18 08:22:43

央行icon最新表态,银行要做好抗压准备

保增长、促消费,将成为明年各地经济的主要任务。

在这种背景之下,央行也会通过货币政策来配合调控措施的推进。

12月16日,央行再次明确,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降准降息,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自此,明年的货币政策已经很明朗了。

降准肯定会100%落实。

过去几年,央行通过降准已经向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

从2018年到2024年,央行累计进行了18次降准,累计提供长期资金约14.4万亿元。

在持续降准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也一直不断下降。

在2018年初,当时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还达到14.9%,但截至2024年9月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下降到6.6%。

相当于6年左右的时间,存款准备金率就下降了8.3个百分点。

6.6%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处于最近10年的最低水平了,但是仍然有一定的降幅空间。

很多机构预测2025年央行有可能会降准0.5个百分点到一个百分点之间,释放的流动性可能在5,000亿元到10,000亿元之间。

央行降准降息,对银行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但挑战更大机遇。

首先降准降息能够进一步提升银行的流动性。

如果央行明年降准一个百分点,那光是国有六大行能释放的资金就达到上万亿了。

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银行资金紧张的局面。

这种大幅释放流动性的做法,放在前几年银行睡着都能够笑醒。

但面对当前这种特殊环境,流动性增加了银行反而会犯愁。

现在很多银行其实并不缺存款,更多的是缺优质的贷款客户。

所以最近几年银行的任务重点也开始从强调吸收存款到强调信贷的投放。

当然最近几年大环境不好,市场对信贷的需求相对比较疲软,所以导致很多银行的信贷投放任务完成并不太理想,尤其是小微信贷的投放完成率相对比较低,这是比较头疼的。

面对这种市场环境,很多银行都只能不断的下调存款利率。

目前房贷利率已经下跌3%左右,其他信贷类型利率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资产端利率的下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银行的息差不断收窄。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平均净息差已经下跌到1.53%,个别银行甚至只有1.2%左右。

净息差的迅速收窄导致很多银行的业绩增长压力很大,尤其是利润增长压力非常大。

如今央行的信号已经很明显,未来还会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还会进一步增加。

这将会给银行带来三大压力。

第一、净息差将进一步收窄,利润增长压力更大。

从最近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央行降准跟银行的净息差有很强的关系。

随着央行持续降准,市场流动性持续增强,信贷利率持续下降,银行的息差也跟着下降。

虽然很多银行都通过下调存款利率的方式来维持息差,但在当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即便下调存款利率仍然无法缓解净息差下降的趋势。

如果明年央行进一步降准导致市场流动性增加,信贷利率下降,银行的净息差大概率会进一步下降,最终有可能会下降到1.4%~1.5%之间。

一旦银行的净息差收窄,利润增长肯定会面临很大压力,有个别银行净利润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第二、任务考核压力会更大。

现在各大银行都有严重的增长情节,不管当前市场环境怎么样,反正银行只有一个目的,一定要确保利润的增长,而且要保持快速增长。

但随着明年市场流动性的增加,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银行利润增长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种环境,估计银行都得想尽各种办法进行自救。

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银行只能向规模要利润。

按照银行的惯用伎俩,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不断地加大任务,不断地加重考核。

第三、收入下降压力。

银行员工的收入一定是跟利润息息相关的,利润增长大家的工资奖金会跟着增长,利润下降或者放缓,大家的收入肯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假如明年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增加,净息差进一步收窄,银行肯定会想方设法去降本增效。

通过观察各大银行的常规做法,降本最常用的做法就是降低员工的绩效。

自2024年以来,已经有多家银行被曝出员工绩效打折了,有个别银行甚至打了5折以下。

明年银行面临的挑战估计会更大,会不会有更多的银行对绩效进行打折,一切都是未知数。

总之,在当前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的背景下,银行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市场让利,这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种背景之下,银行肯定会面临业绩增长压力,任务压力,以及收入下降的压力,所以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当然虽然压力很大,但大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央行通过降准降息支持市场,其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增长和恢复。

如果未来经济能够重新回到快速增长的轨道上,到时市场对银行各项业务的需求自然也会跟着增长,到时银行的日子反而会更好过。

0 阅读:0
广东谭先生

广东谭先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