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二品大员满可敬三次盛请黄元御为自己治疗眼疾,黄元御仗着自己是御医,丝毫不给面子,接连三次拒绝出诊,气的满可敬暗自大骂:“你个狗御医,看我不弄死你!” 话说乾隆23年,有个吏部侍郎叫满可敬,他和别的大臣有些不一样,别的大臣都是儿孙满堂,而他三代单传,只有一个孙子。 这种情况放到现在很正常,但是在封建社会,尤其是有钱有势的大官,可以娶很多老婆,一个大官有十几个二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儿子不足为奇。像满可敬这样的大臣三代单传的简直是太少了。更要命的是,满可敬已经76岁了,孙子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儿子。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眼看着满家就要绝后,这可把老侍郎给急坏了。 忽然有一天,他孙子的一个小妾生了孩子,而且是个男孩儿。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让满侍郎这个老头儿高兴坏了,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场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没多一会儿,忽然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家人本来以为这是高兴过头了,歇一会儿就能好的,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满侍郎的眼睛还是一点儿也不见好,彻底变成双目失明的瞎子了。 一家人这可都着急了,到处找大夫为满侍郎看病,京城的名医找来了不少,连御医都请来了好几位,药也吃了不少,可是治了一个多月却不见好转。最后实在是没有法子了,才想到去请皇帝的御医黄元御。 为什么一个多月才想起来找黄元御呢?因为黄元御这个人情商比较低,脾气非常古怪,当官的都知道他这个臭脾气,不愿意跟他打交道。要不是满侍郎的病这次实在是治好不了,才不去请他呢。 为了表示对黄元御的尊重,满侍郎派自己的儿子亲自登门请他出诊。 为什么满侍郎的儿子亲自请黄元御就是特别尊重呢。这得介绍一下双方的身份背景和地位悬殊。 满可敬当时是手握实权的大官,是堂堂的二品大员。从身份上来讲,满可敬又是八旗子弟,而黄元御是一个汉人,只是一个四品医官。在以满人为主的清朝朝廷里,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在满可敬的眼里,黄元御和一个平头老百姓差不了多少。正因为如此,所以满可敬安排自己的儿子去请黄元御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了。 可是没想到啊,黄元御一点儿都不领情。黄元御跟他儿子说,我是皇上身边的人,是专门给皇上看病的,我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跟你去了,你得准备个仪仗队,敲锣打鼓抬着轿子来请我。满可敬的儿子好说歹说,千求万求,黄元玉就是不去。满可敬的儿子没有办法只得回去了。 他儿子回到府里跟满可敬说,黄元御不来,非得派仪仗队去请才行。满可敬一听这话,气就上来了,心想:“给脸不要脸是吧!你一个汉人官员,官职比我小那么多,我还能管着你,竟然敢这么跟我拿架子,真是不识抬举。” 但是生气归生气,黄元御是能给他治好病的最后希望啊,没法子,满可敬强压着心中的怒火,派出自己的仪仗队吹吹打打抬着轿子去请黄元御了。 结果去了以后,黄元御又说:“你们就这么来了怎么能行呢?要我出诊你们得付诊金啊。像满侍郎这样的大官得了这种病,至少得一百两银子,差一两一钱儿都不行,先拿钱来再说。” 这一百两银子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呢?乾隆年间,一个吏部的侍郎,一年的薪水是180两。当时在北京城,买一个十间房的四合院差不多也就是一百两左右。要一百两个银子,那可真是狮子大开口,这相当于要了满可敬大半年的工资。真是太过分了! 来请他的这些人一听就懵了,没带这么多钱呀。没有法子,只好回去向满可敬报告,满可敬气的简直就要跳起来了,骂道:“好你个黄元御,这也太嚣张了吧,看我怎么收拾他。” 周围的人赶紧劝说,说您要收拾他,也得等先治好了病才行呀,现在是治病要紧。听下人这么一说,满可敬这才又一次强压住怒火,拿出一百两银子交给儿子亲自去请。 谁知道黄元御收了银子后,仍然不岀诊,却跟他儿子说:“我听说你爹去年刚刚娶了个小妾,才十几岁,长得很漂亮,他那么大年纪了还娶这么年轻的小妾,实在太不像话了。不妨让他把这个小妾送给我,这样我就去给他看病。” 满可敬的儿子闻听此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了。这也太过分了!(未完待续)
乾隆年间,二品大员满可敬三次盛请黄元御为自己治疗眼疾,黄元御仗着自己是御医,丝毫
瀚海好啊
2024-12-17 19:36:34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