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4年,李鸿章弹劾左宗棠贪腐,慈禧勃然大怒派人去查,结果出来后,她脸色阴

老阿七说史 2024-12-17 15:21:26

公元1874年,李鸿章弹劾左宗棠贪腐,慈禧勃然大怒派人去查,结果出来后,她脸色阴沉,意味深长地盯着李鸿章看了半天。第二天就下了一道懿旨:“十年之内,谁都不准弹劾左宗棠!” 大殿之中,一片安静,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出声,很多人都斜着眼睛看向李鸿章,却见李鸿章一脸尴尬,胡子都快气歪了。 李鸿章在朝堂之上与左宗棠并驾齐驱,朝中文武百官都对他争相巴结,不过也有一些刚正不阿之人,不屑与李鸿章之流为伍,更欣赏、钦佩左宗棠那样为国尽忠,深得民心的国之重臣。 李鸿章,左宗棠,二人可谓是相差甚远,有人对李鸿章趋炎附势,不过是为了争权夺利,有人对左宗棠敬佩不已,而这是为了心中那不偏不倚的道义。 李鸿章满脸通红,从未有过这么尴尬的时刻,平时慈禧太后对他信任、宠爱有加,几乎对他说的话言听计从,可如今竟然当着朝中大臣下了这么一道懿旨,这是在警告谁?又是在敲打谁? “左卿为国操劳,鞠躬尽瘁,莫说他贪污受贿,哀家得知他自己的俸禄都几乎全部拿出用来赈灾,救济灾民,生活十分拮据,日后若是有人再进谗言,被哀家得知,哀家定不轻饶。” 慈禧太后说完这番话,眼角余光犀利,看了李鸿章一眼,随后挥一挥衣袖,从朝堂离开…… 李鸿章回到家中,气的摔碎了一套珍贵的茶具,家中下人无一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他们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良久,李鸿章怒火才消散一些,随后仰天长叹:“罢了罢了,我与他斗了一辈子,看来是谁也降不住谁!” 李鸿章与左宗棠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竟然明里暗里给左宗棠使绊子? 实际上,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左宗棠,他们二人都是曾国潘推荐的人才,左宗棠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是举人出身,脾气火爆,而李鸿章则一直看不起左宗棠的身份。 左宗棠刚正不阿,为了朝中正气,甚至得罪了樊燮,导致左中棠年纪轻轻差点丧命,好在最后捞回了一条命。 自此之后,左宗棠更是下定决心,绝不能让小人当道,导致朝中乌烟瘴气,天下民不聊生之乱象。 李鸿章相较于左宗棠的刚正不阿,为人则更圆滑,深谙投机取巧之道,尤其是他的仕途之路一帆风顺,受到了曾国潘的器重和提拔,也因此比左宗棠出名的早。 后来太平军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与清政府分厅抗衡,百姓生活愈发困顿,左宗棠临危受命,在后来的几场战役中带领清军英勇奋战,也因为此事在朝中地位更甚。 左宗棠的地位很快便威胁到了李鸿章,本就重权重利的李鸿章自然不允许左宗棠在朝中压过自己的风头,尤其是左宗棠所作的一些事情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利益。 隐隐约约之间,朝中便形成了两股势力,一股以李鸿章马首是瞻,一股则听从左宗棠调遣…… 原本被自己瞧不起的人竟然在朝中与自己分厅抗衡、平分秋色,这是李鸿章绝对不允许的,尤其是在1874年,二人在海防和塞防建设的意见相左,更是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 为了彻底击垮左宗棠,李鸿章公然弹劾左宗棠贪腐,这才有了开头一幕,自此之后,李鸿章只能藏起自己的小心思…… 1875年,李鸿章控制海洋水师,日本在海上兴风作浪,而沙俄也企图通过新疆来逐步蚕食、瓦解清政府,左宗棠深知新疆一旦失守,清政府危矣,于是便在朝堂之上主张收复新疆。 可李鸿章却从中作梗,二人想法背道而驰,李鸿章更是将新疆视为不毛之地,决定舍弃那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此此事,二人连最基本的面子功夫都不再维持。 左宗棠当时已经年迈,可为了收复新疆竟抬棺出征,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是向银行贷款,这才筹备了一些军饷,而后又亲自指导练兵…… 收复新疆任重而道远,而左宗棠不畏艰难险阻,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驱逐侵略者,三年后,左宗棠才班师回朝。 新疆种满了柳树,百姓为柳树取名左公柳,用来表达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敬佩之情! 信息来源:《左宗棠全传》

0 阅读:1420
评论列表
  • 2024-12-17 19:52

    左宗棠比李鸿章高尚多了,我也敬重左帅

  • 2024-12-18 04:00

    当时该下令处死李鸿章

  • 2024-12-18 02:50

    李鸿章有大把白银存放在日本,所以甲午海战不敢抵抗打日本,被动挨打,才会输掉战争

  • 2024-12-18 01:29

    现在一堆洗白李鸿章这老狗[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