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敌机进犯雷州,上下纷纷请求速战,避免延误战机,不料副师长一看是雨天,

报君知史 2024-12-17 00:20:57

1959年,敌机进犯雷州,上下纷纷请求速战,避免延误战机,不料副师长一看是雨天,竟有些怕,迟迟不下达升空命令! 5月29日深夜,粤桂边界阴云笼罩,夜23时,空军的雷达屏幕上忽然闪亮着一个光点。是一架敌人的B—17型侦察机。让人没想到的是,敌机在窜至偏南以东后,目标突然从雷达上消失了。 副师长李宪刚立即下令打开附近又有的雷达进行搜索。很快,就初步掌握了敌人活动的区域和飞行的航线,参谋连忙建议趁热打铁,迅速出战,以免敌机再次逃窜。但是李宪刚却没有立即下令飞机起飞迎敌,而是把手伸向窗外。 窗外,冷风习习,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看着窗外的雨,李副师长不禁眉头紧锁:云层这样低,能见 度这样差,雨又下个不停,在这样复杂的夜间气象条件下作战,这是第一次, 千万要慎之又慎。 他又一次询问了天气情况。“云高两万米,今天晚上只会上升不会下降,积云上升后雨也很快就会 停止。"气象参谋极有把握地说。 但是,李宪刚还是忧心忡忡,迟迟没有下达出击命令。 因为李宪刚很清楚,敌侦察机的低空飞行能力极强,并且机上设备先进,很适合夜战。但是我们的空军现时装备的截击机上的雷达, 只适用于3000米以上高度作战。在低空,就像盲人一样无法捕捉目标。再加上受阴雨的影响,雷达探测、无线电通话距离等都会大大缩短。这些都增加了作战的难度。 李宪刚顿了顿,最终停止了思考,果断地命令:“第一次总要来的,起飞!”一架战鹰迅速滑出跑道,直插茫茫夜空。 驾驶这架飞机担任雨夜出击任务的,是飞行技艺高超,有着"全天王" 之称的飞行中队长蒋哲伦。 窗外电闪雷鸣,大雨仍在继续,蒋哲伦敏捷地驾驶着战鹰,利用两个云层之间的空隙,以最快的速度向战区疾飞。 座舱外一片漆黑,云低雨急。忽然,飞机如同被巨浪托举的一叶小舟, 剧烈地上下颠簸起来。蒋哲伦马上意识到飞机进入了积雨云,这种云满负电荷,一不小心,就会触上雷电,机毁人亡。他沉着地操纵着飞机,小心翼翼地从积雨云的边缘飞了出来。 又一团浓云迎面扑来,飞机来不及躲避,又剧烈地左右摆动,难以操 纵,蒋哲伦只觉得眼冒金星,两耳发痛,大脑一阵阵晕眩。 “高度2500,航向240,进速850!"就在蒋哲伦与云海搏斗神 志有些昏迷的紧要关头,耳机中传来了塔台指挥员李宪刚清晰的指示声音, 使蒋哲伦立刻清醒过来。 “01号明白!"蒋哲伦一边暗暗激励自己的斗志,一边紧紧地注视着仪表,努力调整好飞机姿态,终于冲出了这片大块云团,继续向目标区冲去。 距离敌机只有30公里了,地面指挥塔传来"减速"的口令。 蒋哲伦按下了刹车闸,减慢速度向敌机靠近。 飞机离敌机越来越近,只有17公里了,突然,雷达屏幕上的目标消失了,敌机不见了。 李宪刚不仅拍了桌子:“又想通过降低高度来逃脱我们的追击,没门!”李宪刚仔细的观察了周围的地形,果断让蒋哲伦向左搜索。 正在向左的过程中,一座黑黝黝的大山突然出现在蒋哲伦眼前,要想找到敌人,必须贴着山脊低飞,这在白天也许不成问题,但在这风雨交加的黑夜,稍有不慎就可能撞山爆炸,机毁人亡。 蒋哲伦霎时急出一身冷汗。 时间转瞬即逝,不能再让敌机拍了,只见他稳定了一下思绪,先是询问了塔台山峰的高度,接着便察看了一下自己的高度表:800米。也就是说只要拉高600米就可以了。 他一推操纵杆,毅然在距山顶仅200米的低空飞过。同时,打开机载雷达,仔细地搜索目标。 忽然,荧光屏上出现了一片白花花的杂波干扰,目标回波信号极其微弱。 这时,飞机右下方不远处闪出一个小小的亮点。他从机窗向外看去,亮点越来越大, 像是一小盏红红的灯笼。 “这一定是敌机尾部喷气孔喷出的火光!"蒋哲伦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只见他加大油门, 急冲下滑,瞄准敌机,按动炮钮。 “咚咚咚!"曳光弹如同烧红了的钢剑向敌机的要害狠狠刺去,强烈的爆炸亮光刺得他眼前一片昏花,使他一时间什么也看不见了。 绰约间,他发现左翼下方的夜空里,冒出一团渐渐后移的蓝幽幽的火苗。 蒋哲伦心头一阵高兴,他扭转机头,大片度左转弯拉起后,准备再次攻击。 飞机转过头来后,不料迎面钻入一块厚厚的云层,等蒋哲伦摆脱出来, 目标已经消失了。 蒋哲伦顿时急出一头热汗,他急忙向地面呼叫:“地面引导,失去目标!"蒋哲伦知道敌机已经带伤,肯定跑不远。 “敌机在你正前方6公里处,"李宪刚通过话筒向蒋哲伦发出简捷的命令。蒋哲伦按照地面引导的指示修正了一下航向,回头向来时的方向搜索起来。 很快,他便在云缝中发现了右前下方的一团红火。距离越来越近,火光越来越大。蒋哲伦对准火光连续开炮。 蒋哲伦冲向近前正准备再次进行攻击时,敌机已化作一团越烧越大的火球,轰地一声撞到山顶 上,顿时,残片横飞,火光冲天。这是我航空兵第一次在低空、暗夜、复杂气象条件下击落敌机,在中外空战史上也是空前的!

0 阅读: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