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民居建筑|堂屋瓦舍,过底合院

有趣的家居 2024-03-30 10:46:43

长江、淮河越境而过,安徽因此有了皖南、皖中、皖北。皖南山重水复,皖中丘陵起伏,皖北平原辽阔。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皖南、皖中、皖北的风土人情和民居建筑也各有差异。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和深入,一批具有艺术性和前瞻性的乡村建设家开启了古村落的艺术改造和建筑探索之路。

今天家居安徽分享一篇关于皖北村落建设的文章《艺术乡建模式下皖北村落在地性设计研究——以刘庄民俗村为例》,一起感受艺术乡建对于乡村建设的重大影响与意义。

引言

《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乡村建设实践便是如此——七年来,我们团队经历了曲折坎坷的设计探索过程,到如今参与的多个村落再生工程完成竣工验收。我们认为,再生一个个皖北村落,不仅仅只是再生村落中的建筑本体,更是振兴乡村产业,建设生态田园,造福农民群众。这是将各个村落空间再活化的过程,亦是将民居建筑、文化遗产和艺术创作融为一体的,具有皖北特色风土人情的文化创意与建筑探索。

涡阳新四军第四师指挥部旧址

《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贯穿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全过程的历史任务。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实践期间许多传统村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但开发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导致一些未进行开发建设过的乡村更不知该何去何从。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家们探索出了艺术乡建路径。渠岩在长期的乡建活动中从无意为之的艺术实践逐渐转变为有意为之的文化选择,并提出“艺术推动乡村复兴”的乡村复兴与乡建理念。他的“许村计划”用艺术手段使日渐凋零的乡村逐渐恢复了活力、“青田计划”在许村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将艺术推动乡村复兴进一步落实。欧宁、左靖的“碧山计划”艺术介入赋予了碧山传统文化新的生命色彩,实现了乡土礼俗的传承与重塑。孙君发起的河南信阳“郝塘村营建行动”以艺术为核心,多方参与乡建,使该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建设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艺术乡建虽是一种区别于资本开发逐利和新农村模式化乡村建设的路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定问题:一是艺术介入乡村的手段生硬,介入成果与当地生产活动融合性不足,导致艺术乡建的成果难以在社会经济层面可持续;二是当前大部分艺术介入乡村的活动未能持续调动当地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导致活动成果在社会人文层面难以可持续。真正的艺术乡建应把握好“在地性”这个核心发展理念,通过合适的艺术介入手段,使乡村在现代社会中找准定位、回归本位,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研究提出的基于在地性理念的艺术乡建路径,首先从“人”出发,以多元主体为触媒,融合政府指导、资本运转、艺术家创造以及当地村民参与,通过艺术介入乡村中“地”承载的自然要素、建筑景观要素,把握在“时”演进规律中沉淀的精神文脉,在设计中体现不同时段皖北地域变化发展着的文化要素,合理设计刘庄民俗村,规避艺术乡建过程中易陷入的困境,为相关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在地”艺术乡建

“在地性”一词的组成存在于当地不断发展着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各种环境构成要素中,具有以“人”为本、因“地”而在、和与“时”俱进三大特征,其具体内涵可以理解为社会性、历史文化性和现实性的结合。在社会层面上强调以人为本、共同参与;在历史文化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突出特有地域性格;在现实层面上则着重强调发展可持续。

作者张承宏、李峻峰在涡阳调研

“在”,是关联性介词,有“当下”之意,它强调此时的状态。“地”它意指此时此地的现实条件,但“地”在时空中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它随时空的发展不断承载着过去的历史痕迹和人文情怀。因此,“在地性”实质是在强调一种“在”与“地”的耦合,强调某一地点所处的外部环境、历史文化、现实条件等要素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在当下时空及可预见的未来时空中的真实回应,是一个共时性的概念。而“人”的活动则贯穿时间空间的发展,随时空演变延续其中。实践基于“在地性”理念合理把握“人”“地”“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改造实践中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在满足人的基本发展需求和地方情感认同基础上,在设计中体现“在地”多样内容不同“时”的发展变化。

作者张承宏在亳州药王村的工作照片

刘庄民俗村“在地”研究

基本概况

刘庄民俗村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镇药王村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核心区。药王村位于亳州市北部,直达古井镇约15分钟车程,距离亳州市区约30分钟车程。古井镇是古井贡酒的产地,当地水质含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药王村田园综合体规划内部分为综合服务区,文化景观区、休闲聚集区、药材植物种植区,刘庄民俗村位于综合服务区,主要承担该地的游客驿站、住宿、餐饮和民俗活动展示几大核心功能。村貌整体可归结为:水系零星、药满村野、林地散落、田色清新、村容淡雅。

产业文化

中医药产业文化。亳州市素有“中华药都”之称,是华佗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在全国范围内占有最大的中药产业集群。刘庄民俗村内部种植有一定规模的中草药,并且有制药场所分布,中药产业文化底蕴深厚。

白酒产业文化。刘庄民俗村所在的古井镇是中国名酒——古井贡酒的产地。古井镇是减酒的发源地。《亳州志》记载,这里出产的酒品种类多样,酿酒工艺发达,白酒产业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自然生态

该地地处亳州市,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村内有大面积的杨树林,其中有一定数量的泡桐,另外有少量竹林、古稀老树。村庄东南侧有河流经过,水源充沛。当地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村内种植有大面积的油菜,少量中草药,整体农业基础丰厚,自然基底良好。

建筑景观

该地建筑多为皖北传统农村建筑,具有一定的地方代表性。这些不同年代修建的皖北民居建筑和谐的新旧共生于刘庄民俗村中,每一栋都具有自己特定历史时期的“时在地性”,是该地的一大亮点。

村庄空间肌理。村内民居建筑排列整齐沿主要道路集聚扩散,村内道路相对横平竖直,公共活动空间聚集成型,整体村庄空间肌理规整有序,利于更新改造。

建筑院落构造形态。皖北地区建筑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上兼容并蓄。该地建筑多数为皖北传统农村建筑,新建建筑相对较少。村庄内部建筑多为一层坡屋顶红砖房,部分为青砖房,少量土胚房。建筑布局以合院形式为主,坐北朝南。建筑正房为“一”字形双坡瓦房,中间为堂屋,两边对称布局,屋顶大部分为小青瓦。合院东南角为过底门楼,过底门楼结合倒座东房,与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共同构成围合式布局的院落形制,总结起来就是“堂屋瓦舍、过底合院”,较具独有特色。

建筑构成要素。村内民居主要建筑材料为土坯和青砖,少量使用青石板。民居房屋山墙分上、中、下三段,上层青砖盖帽(青门垛),中段土坯墙,下砌九层青砖基础(用以防潮),形成有趣的土坯中腰格局。屋面主要为仰面瓦,檩条上部铺设草席,也有部分用的草屋顶,多为皖北特色要素。

总体规划理念

艺术乡建仅强调设计过程中的在地是远远不够的,乡村建设不同于城市新建项目,多为针对现状的改造,不确定因素较多。在刘庄民俗村改造营建过程中,设计师团队多次进行现场勘察,深入了解当地现状,与当地村民、政府保持高效沟通,在动态协商过程中不断调整对策。充分把握“人”“地”“时”三方面要素,从总规层面提出艺术介入三态改造理念,即从产业业态、自然生态、建筑景观形态三个方面展开指导具体实践。

产业业态层面:结合当地“人”的发展需求,融合政府指导、资本运转、艺术家创造以及当地村民参与,实现产业创新联动带动村民就业,村民就业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层面:充分利用在“地”自然资源,依托生态条件打造在地性景观,形成地方特色。实现生态保护、环境美化并举。

建筑景观形态层面:把握传统建筑的在“时”演进规律,修护和更新建筑格局,提取及转译场地要素,有机更新地改造传统皖北特色民居,还原“自然村落”中的历史肌理,强化村民的在地归属感及认同感。

刘庄民俗地“在地”改造实践

“在人”村民为本 就业产业并举

通过政府宏观把控资本运转,保持乡村作为“第一产业”的历史承载,与时俱进拓展“第三产业”。通过艺术家创新驱动产业更新,以当地传统中医药俗文化、酒文化为文化基底,开展药浴、采药等药俗活动,将传统中医药本底融入到村庄各个产业链中。同时强调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延伸,围绕在地历史核心人物母本——华佗,打造特色IP形象,通过艺术文创在多方面进行体现,如用logo符号、代表人物形象塑造视觉场景,唤醒村民历史情感,强化社会集体记忆。鼓励当地村民参与乡村管家培训计划、乡村经理人火种计划等活动,带动村民学习相关管理知识,便于后期他们自主管理、建设乡村,从而避免原村民出现隐形隔离和被边缘化的情况,真正做到乡村改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以民为本”。

“在地”自然延续 尊重自然基底

基于项目地现有的生态基底,从林地、田地、水系生态等方面通过艺术介入手段全面提升自然生态大环境。选择原有在地植物泡桐树作为基调种树,形成刘庄民俗村的基本绿化骨架;增加原有竹林面积,契合药王康养的环境氛围;村内原有大面积的杨树林,为了防止杨絮的污染,对村庄内的部分杨树进行清理,并将这部分杨树作为环保材质重新利用到村庄的建设中,如打造景观小品、景观构筑物、标示牌、木桩铺地以及儿童娱乐设施等。

水体是乡村改造开发潜力较大的区域,其中水质的优劣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村内原有水塘零星,水质较差,计划打通村庄水系,串联到村外的河流,保证水流活络。同时加快村内截污工程建设,对分散性污染源分别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确保废水、污水达标排放,强化河道生态管理,保证河流日常巡查监管实现常态化,从而营造优美的乡村水系景观。

“在时”新旧共生 建筑景观复兴

利用现代艺术手段改造、修复历史建筑,保留不同年代建筑外部、结构的原真性,在内部空间使用上进行空间功能新生。对村内的少数青砖、土坯传统民居进行修复保护,使之恢复历史原貌,保留其特有的“堂屋瓦舍、过底合院”历史形态;对建筑元素进行提炼,如花实脊、木架梁、板筒瓦等特色元素,通过形式的转译表达尽量还原皖北传统的乡村状态;对建筑与庭院内部装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使用棉麻、实木木板、灰泥材料等,保留原有乡野化氛围。在完成以上建筑活化的基础上置入诗酒会馆、道养民宿、民俗手工坊、医研学堂、药俗文化体验馆及养生馆等各种功能的场馆空间,赋予原有建筑新的“生产价值”,在满足人们基本娱乐休闲、饮食住宿等需求的同时,延续建筑的传统功能,为在地精神文化的传承提供显性载体。

结语

实践基于“在地性”理念的指导,通过艺术介入产业业态、自然生态、建筑景观形态的实施应用,具体阐述了“在地性”在“在人”、“在地”、“在时”三个方面的艺术介入路径。不仅对刘庄民俗村有一定的在地性指导价值,使该村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保留自己独有的特色,也为现行的艺术乡建应用模式注入新的活力。但在地内容繁杂多样,在地内涵各有千秋,本研究仅建立在设计团队实地考察及自身对在地艺术乡建的理解上,改造理念及实施对策难免会有不足之处。

真正的在地艺术乡建是一个需要深入挖掘且不可复制的实践,不同的在地主体、在地环境、在地时间演变造就了每个村庄的独一性。只有把握好“在地性”这个核心发展理念,深入了解在地内涵,通过合适的艺术介入手段解决阻碍乡村发展的问题,才能保护好我们祖辈建造的历史家园和承载记忆文脉的土地。

(以上内容节选自论文《艺术乡建模式下皖北村落在地性设计研究——以刘庄民俗村为例》,刊载于《中外建筑》2023年06月,总第266期)

民居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生产需要所营造的最基本的居住环境及建筑形式,皖北传统民居建筑受地理环境、气候、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在风格和工艺做法上有着较强的地域性特征。

涡阳新四军第四师指挥部旧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完善,人们对于地方风物特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也是地域文化的主体所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在乡村建设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对皖北地区的建筑空间的风格特征与色彩运用进行总结,并结合辉山村美丽乡村建设、义门古镇风貌提升、袁大化故居规划设计、新兴特色小镇、新四军第四师指挥部旧址修缮保护、药王村传统村落再生与活化、王河滩传统村落规划建设等项目,就皖北传统民居特色研究进行了论述。

涡阳辉山村美丽乡村

作者简介

张承宏(1969—),男,安徽合肥人,安徽承宏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工程师,安徽宝坤集团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研究方向:风土建筑研究与农文旅规划;

余家黎(1999—),女,安徽滁州人,合肥工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李峻峰(1972—),男,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