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位志愿军战俘,30年杳无音信。谁知,18年后,42岁的他却成为阿根廷首富,还迎娶了总统的妹妹。 程立人是贵州思南县人,家里条件也不错,供他读了不少书。程立人最拿手的,就是学外语。别看那时候外语没像现在这么流行,可他竟然会好几国话。 本以为程立人这么有才华,以后准能在家乡做个大官。1950年,祖国遭受侵略,号召青年们参军抗美援朝。程立人一听,二话没说,马上报名参军。就这样,他离开家乡,告别亲人,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无畏。面对武器装备占尽优势的敌人,他们毫不退缩,个个冲在前线。可是战争就是残酷。 很多战友们,再也没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而程立人运气也不怎么好。他不幸被俘,被关进了战俘营。就这样,他和家乡,和亲人,失去了联系。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谁又能想到呢,命运的转折,从此改变了程立人的一生。当时,战俘可以选择去台湾,也可以回大陆。 可程立人硬是选了条不一样的路,去了印度。他心想,既然已经出国了,不如多看看这世界。在印度,日子可不好过。 当地还流行种姓制度。就是贵贱有别那一套。像程立人这样的外来人,地位可低了,找工作特别难。 好不容易,他才找到个修鞋的活计。别小瞧了修鞋,那可是技术活。就这样,程立人一边修鞋,一边学习印度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印度话越说越溜。终于有一天,他听到个好消息。有艘船,要开往南美洲的阿根廷。 程立人一听,眼睛都亮了。坐船,多浪漫啊!说走就走,他毅然决然上了船。一路上,他凭着过人的语言天赋,竟然把西班牙语给学会了。 到了阿根廷,他找了份翻译的工作。干着干着,他就发现,当地出产的红纹石,在印度可是抢手货。 而印度的豆粕呢,在阿根廷也供不应求。机会来了!程立人灵机一动,干脆自己做起了生意。他从阿根廷进口红纹石到印度,又从印度出口豆粕到阿根廷。 就这样,他从一个穷小子,慢慢积累了第一桶金。有了钱,他就成立了自己的珠宝公司。生意越做越大,他竟然成了阿根廷首屈一指的富豪。 这时候,他才42岁。就在这时,爱情也悄然而至。在一次晚宴上,他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女士。 两人一见钟情,互生情愫。后来,程立人才知道,这位女士竟然是阿根廷总统的妹妹!这段姻缘,在当地传为佳话。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程立人离开家乡,已经30年了。这30年,家里人一直没有他的消息,以为他已经牺牲在战场上了。 谁曾想,他不但活着,还在异国他乡成了大富豪。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程立人终于可以回国了。 他第一时间,就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贵州老家。看到家乡还是那么贫穷落后,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决定要为家乡做点什么。 他毫不犹豫地捐资助学,修路建桥。他还想把昔日的战友们找来,好好聚一聚,帮他们改善生活。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年的战友们,却不愿意见他。 原来,在战俘营里,程立人因为会说英语,被美军指派为翻译。这一下,在战友们眼里,他就成了"叛徒"。那些年,他们受尽折磨,而程立人却过得相对舒服。 这口恶气,他们一直咽不下去。程立人找上门来,战友们却说:"当年的仇,我们可没忘!你还是走吧,我们不需要你的施舍。"程立人苦笑着离开,心里的结,又添一个。 他虽然贵为阿根廷首富,娶了总统的妹妹,但故乡的一砖一瓦,他从未忘记。只是,那些年的战火硝烟,早已将他们的情谊燃烧殆尽。 纵有家财万贯,又怎比得上宿命的羁绊?程立人没能等来战友们的谅解。但他心中的愧疚,化作一次次的资助。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惦记着家乡的发展。
1950年,一位志愿军战俘,30年杳无音信。谁知,18年后,42岁的他却成为阿根
鹏天玩转旅游
2024-12-15 22:38:1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