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国军与日军对阵,远远地就看见日军朝国军阵地杀来,团长命令炮手林竞开火

甜蜜游记 2024-12-14 23:14:11

1944年,国军与日军对阵,远远地就看见日军朝国军阵地杀来,团长命令炮手林竞开火,没想到林竞却抗命了。然而,直到战斗结束,大家这才发现他的厉害之处。 林竞远,1924年9月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那时候,日本人正侵略我们的国土,烽火连天。林竞远虽然年纪轻轻,但也懂得国家危亡,匹夫有责。 1940年,16岁的林竞远刚从福州格致中学的初中毕业。他不愿在家做一个安逸的读书人,立志要去参军杀敌,保家卫国。于是,他毅然报名参加了军校考试。 凭着过人的聪明才智和坚定的信念,林竞远考入了当时名声显赫的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在军校里,他刻苦学习,勤练军事技能,很快就展现出了优秀的军事天赋。 两年后,林竞远以优异的成绩从步兵科毕业。他被分配到四川战车防御炮教导总队,专门学习如何使用炮火对抗敌人的坦克。林竞远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很快掌握了各种炮战技巧。 1942年底,林竞远被分配到了93军战车防御炮营。年仅18岁的他,已经是一个神机妙算的炮兵少尉排长了。在炮兵连里,林竞远以过硬的军事素质和谦逊好学的态度,赢得了上级和战友的一致赞誉。 然而,林竞远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希望能到前线去,去真正的战场上和敌人较量一番。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日本人攻陷了衡阳,正在向广西进发,企图一路打到重庆,彻底打垮中国的抵抗。 1943年6月,林竞远随93军开赴广西防线。在全县的黄沙河,誓与日寇决一死战。到了前线,林竞远第一个请缨,要求把炮布置在最前沿,直接力拼敌人的战车。 团长心疼这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劝他不要冒险。但林竞远坚持己见,要求把大炮摆上第一线。团长无奈,只好说:"炮要是丢了,我就只能枪毙你了!"林竞远满口答应,毫无惧色。 1944年9月,广西全县黄沙河战事吃紧。日军以坦克为先导,步兵紧随其后,气势汹汹地朝国军阵地杀来。此时,林竞远和他的炮兵战友们已经在前沿阵地就位,静静地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林竞远巧妙地把两门反坦克炮布置在了两个隐蔽的小山坡上,间隔大约七八十米。这个位置非常险要,炮口正对着公路,视野开阔,火力覆盖面广。同时,他还在附近选定了几个预备阵地,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 当敌我双方的距离缩短到八九百米时,团长焦急地下令开炮。然而林竞远却没有遵从指令,他判断这个距离还不够近,贸然开炮很难打中目标。 团长又一次催促,甚至扬言要枪毙林竞远。但林竞远冷静地回答:再等等,时机还没到。他明白,一旦开火就会暴露阵地,必须慎重。 敌人的坦克渐渐逼近,距离阵地只有四五百米了。林竞远盯着瞄准镜,手指扣在扳机上,一颗颗炮弹蓄势待发。他在等,等敌人再近一点,再近一点。 三百米,两百米 ...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林竞远果断下令:开炮!两门大炮同时怒吼,炮声震天。一发炮弹正中敌军首辆坦克的车头,霎时间,坦克冒起滚滚浓烟,随即炸成了一团火球。 趁敌人慌乱之际,林竞远又快速瞄准,连续射击,接连击中另外两辆坦克。三辆坦克被毁,敌军士气大减,溃不成军。日军指挥官见势不妙,立即下令撤退。 然而战斗还没有结束。林竞远当机立断,命令炮兵班迅速撤离阵地,转移到预备地点。就在他们刚刚离开不久,原本的阵地就被敌人的炮火夷为平地。多亏林竞远高瞻远瞩,提前设置了预备阵地,才躲过一劫。 接下来,林竞远指挥炮兵利用地形优势,在几个阵地间灵活转换,一边射击,一边机动。这种游击战术让敌人吃尽了苦头,战车被打残,士兵伤亡惨重。最终,在步兵的配合下,激战了一整天,林竞远所在的部队迫使日军仓皇逃窜。 抗战胜利后,林竞远没有趁胜追击,反而选择了从军校转到教导队,继续培养新一代的炮兵人才。在重庆军官总队,他悉心教导,无私奉献,学员们都亲切地称呼他"林教官"。 1949年,国民党政权崩溃,林竞远毅然选择留在大陆。他脱下军装,回到家乡福州,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土,林竞远深感责任重大。他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干,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高考,林竞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成为了第一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为日后的科研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林竞远进入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面对建筑行业的种种挑战,他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林竞远参与研发的"减水剂",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林竞远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他参与研发的"减水剂"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表彰。这对林竞远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他继续埋头苦干,在建筑材料领域孜孜以求,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的科研成果。

0 阅读: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