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C主席虽然昨晚醉酒,第二天一早仍然准时来到宾馆,带着相机,准备陪我们

靖易谈文化 2024-12-14 20:30:24

上回书说到,C主席虽然昨晚醉酒,第二天一早仍然准时来到宾馆,带着相机,准备陪我们游览下一个景点---禾木。 抱歉,在游览禾木之前,必须插播一个对口交流场景:书法交流,大师却忘记了带印章 本来是作协的采风活动,为什么农七师派出文联主席来接待,这样提高规格,是因为我们采风团中有一位中字头书法家。 王云翔,江苏丹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号九溪堂主人,丹阳市书法协会名誉主席。据史学家考证,王云翔为书圣王羲之第76代孙。 书法家此行,带了一位女弟子,她同样是作协会员。 因为是公务活动,对口交流是必经程序。 好在C主席在此,参加交流的人员除了作协会员,还有书法协会的会员。 我们主席围绕齐梁文化,重点介绍了萧衍、萧统等人的文化成就,并现场赠送了相关的地方文选,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由王云翔结合自身练习书法的经历,介绍丹阳书法发展状况,并现场展示了由其本人撰写的隶书、正楷、行书和草书字帖,新疆文友看了,一片啧啧称奇声音。 就连我看了,也是心生羡慕。好歹我也有过兴趣,并临帖过一段时间。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观图一,那便是王云翔的真迹。 轮到新疆的文友发言,大家都很谦虚,说建设兵团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并无固定的文化底蕴,包括书法作品,与王大师的段位相差太远,实在不好意思拿得出手。 完了,C主席总结说,与其说是对口交流,还不如说是江苏的文友和笔友来新疆传经送宝了。并倡议大家热烈鼓掌,欢迎王大师现场赐予墨宝。 王大师似乎早有准备,也不客套,走到会议桌旁边的条几处站立,那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只见大师挽了一下袖子,对着宣纸深吸一口气,取笔写下“厚德载物”四个大字。 写完了,一边自我欣赏,一边唤女弟子拿印章来。 女弟子一脸懵圈,哪来的印章? 大师又问,没有印章,闲章总有吧? 这一问,让女弟子更加手足无措。看得出来,她什么都没有准备。 大师便有些发怒,这么重要的场合,连起码的准备工作都没做好,怎么对得起新疆的文友,笔友。说完,便伸手想毁了那幅字,吓得一旁的C主席赶紧抱住大师的腰部,嘴里不住的念叨息怒息怒,我们主席也上去打圆场,为女弟子求情,大师长叹一声,坐回到原来的位置,不再发言。 因为他知道,这幅字没有印章和闲章,只能欣赏,既不能收藏,也不能流通,等于一张废纸。 事隔多年,我时常回忆起那一幕,并产生两个疑问: 第一,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王大师,被人求索墨宝的机会太多,印章闲章应该是随身携带的吧?第二,他的女弟子替他保管印章闲章吗?是女弟子忘记了,还是压根儿就没那么回事。 回到丹阳,王大师听说我练习过毛笔字,便送了我全套书法作品。但我没好意思把两个疑问说出来。 限于篇幅,明天分享游览禾木的经过。

0 阅读:2
靖易谈文化

靖易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