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么多道理,你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可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道理的问题。
为什么听了这么多道理,去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很多人的困惑,而很多人对此的回答是你只是听了很多道理,但你并不真的明白这些道理,也没有去按照这些道理去做,所以,你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这个回答不能说不对,但大家想过没有,这是唯一答案吗?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什么可能?那就是这些道理根本就不符合逻辑。
来,我们看看听到的道理都有哪些:
想要成功,你必须非常努力。
如果有人抱怨你太特立独行,也许那是因为你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不用羡慕别人,那些光鲜亮丽的人,在没人注意的时候,付出了你不知道的艰辛。只要努力,你也可以很亮眼。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有人说,这些道理看起来挺对的啊,没毛病啊,你怎么说它们不符合逻辑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弄清楚什么是逻辑。逻辑这个词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但好像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那什么是逻辑呢?百度百科的解释是:逻辑即指思维的规律,理清事物的本身。逻辑包括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
这个解释你一看是不是就皱眉了?好像是解释了,但逻辑到底是啥你还是一头雾水,是吧?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是逻辑你就明白了。逻辑就是从A点到B点的准确路径。如果你的路径能从A点准确抵达B点,那说明它是符合逻辑的。反之,那就说明它不符合逻辑。
什么意思?比如从上海到青岛,你给的路径是沿着海岸线往北走,那就是符合逻辑的,因为按照你给的路径走可以到达青岛。但如果你给的路径是沿着海岸线往南走,按就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按你的路径走到不了青岛。
而逻辑的强弱和路径的准确性是正相关的。路径越准确,逻辑性越强,路径越不准确,逻辑性越弱。
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逻辑错误,就是说按照他给的路径,从A点根本到不了B点。说一个逻辑混乱,就是说从A点到B的路径太复杂,本来能直接到的,他非得给你绕来绕去,把你绕得晕头转向。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听了这么多道理,去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可能是因为这些道理的逻辑性太差,换句话说,你按照其路径,根本达不成你想要的目标。
比如,想要成功,你必须非常努力。这句话给出的从A点现状到B点成功的路径是努力。但努力有一定能成功吗?如果方向错了,那努力就白费了。
而且,决定你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比如运气,比如机遇,比如环境,比如天赋等,它们对最后的成功共同发挥了作用,并不是努力这一项。你让马云重新创一次业,他还能取得现在的成就吗?大概率不可能。
所以,即便你非常努力,但其他因素不匹配,你最后也不会成功。这也是为啥唐代诗人罗隐会发出“时来天地皆助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感慨。
其实,我们听到的很多道理都是鸡汤,而很多鸡汤只是一味地安抚读者的内心,让其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内心的堵塞瞬间得到释放。但却刻意省去了论证过程,因为它们完全没有逻辑。你凭着这样的道理,无异于瞎子摸象,怎么可能过好一生呢?
而想要成功,过好这一生,你的逻辑性必须非常强。
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曾说,按下一个按钮,一辆车就是楼下等你,为了实现这两个动作,我们需要思考上万个问题。
无独有偶,当年一个投资人说他为什么投资程维,他说,程维是我看过的这个行业里二十多家公司当中,对打车和出行这个市场的未来思考最深、看得最远的一个,所以我把钱都给他。
这就是世界的真相。少数人建立A点和B点,并把中间的逻辑设计并建立完整。而多数人生活在别人设计的A点和B点之间,所以他们意识不到中间逻辑的存在,当然也就不讲逻辑。
听了这么多道理,你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可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道理的问题。但话说回来,你轻信这些道理,本身也是没有逻辑能力或者说逻辑能力很弱的表。那过不好这一生,也就没啥可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