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兰州军区司令来到河套地区视察,指示62师穿越腾格里沙漠。62师某连找来骆驼,为穿越沙漠做着准备,连队的军医却打起退堂鼓。师长得知情况后,下令:“军医临阵退缩,立即予以撤职。” 河套地区位于黄河中上游两岸,涵盖广阔的平原与高原地带,因其发达的农业灌溉系统而得名“河套灌”。历代以来,这片土地以水草丰美而闻名,正如民间谚语所言:“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区域逐渐演变为荒漠或半荒漠状态,生态危机日益严峻。 河套的周边区域,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陕西省)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洛水(河南省)流域、漳水流域及滹沱河流域,均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这些流域如同护卫般环绕河套,形成了天然的生态屏障,同时也助推了河套文明的繁荣发展。河套地区在这些流域的滋养下,文化底蕴深厚,文明程度达到顶峰,并通过这些水系将河套的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地域。 自元代以来,“河套”一词逐渐在文献中频繁出现,内涵也日趋稳定。它主要指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黄河沿岸的广大地区。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亦有以黄河南岸、长城北部地区为前套,与黄河北面的后套相对称。这一地理划分不仅明确了河套的范围,也反映出其在军事与经济上的战略重要性。 河套地区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适宜种植小麦、水稻、谷物、大豆、高粱、玉米及甜菜等多种农作物,被誉为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业区,素有“塞外米粮川”之称。这里不仅农业发达,畜牧业和水产业也同样繁荣,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河套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煤、铁、铜、金、石墨、石棉、盐、碱及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的开发,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崛起。 河套文化作为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北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兼具草原的豪迈与农田的细腻的文化特征。河套文化不仅是中国北方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历史上农耕与游牧文明融合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文化包容性和多样性。这一文化的形成,对中国北方的军事史、乌拉特草原文化史以及游牧定居与垦殖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河套地区的农业灌溉体系尤为发达,古代的渠道与水利工程充分利用黄河的水资源,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现代化的灌溉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产量,使得河套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然而,随着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河套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黄河水资源的减少和不合理利用,加剧了土地的沙化和荒漠化问题,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昔日水草丰美的河套,现如今许多地方已近荒漠或半荒漠状态,这不仅威胁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河套地区不仅在经济和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在军事战略上也占据关键位置。古代时期,河套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屏障,具有天然的军事防御优势。现代,随着国家对西北地区的重视,河套的地理优势再次凸显,成为维护国家西部安全的重要屏障。合理利用河套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加强生态保护,确保河套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1970年,兰州军区司令皮定均在视察河套地区时,对驻守在这里的62师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穿越腾格里沙漠。这个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地方,环境十分恶劣,许多人认为根本不可能穿越。但皮司令认为有必要亲自验证传言的真伪,以便更好地掌握辖区内的地形,为未来的作战做好准备。 接到命令后,62师抽调了两个连队——7连和9连来执行这次任务。在准备阶段,连队们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搜集沙漠的地理、气候等资料,储备食物、水和其他装备,以及训练官兵沙漠环境下的生存技能等。为了增加穿越沙漠的成功率,他们还专门找来了骆驼,因为骆驼是最适合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牲畜。 就在出发的前夕,9连的一名军医却打起了退堂鼓。面对即将到来的严峻考验,这名军医感到十分害怕,便向连队请假,要求返回家乡。作为一名军人,他的行为无疑是懦弱和不负责任的,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绝不能被允许。 消息很快传到了师长那里。师长勃然大怒,当即下令撤销这名军医的职务。在他看来,军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服从命令和坚决完成任务,面对困难绝不退缩。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談什么战斗力和必胜的决心? 最终,这名军医幡然醒悟,决定留在队伍中,以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在随后的行军过程中,他作为队伍中医疗保障的重要力量,尽职尽责地照顾受伤和生病的战士,为穿越沙漠的任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军医撤职也是军医
又是ai的水文
第一次听说山西河北的汾河滹沱河和河南的洛水也是河套的一部分😂长见识了
营部卫生所有军医,连部只有卫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