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试试“杯酒释兵权”呢? 朱元璋:这皇帝当着没意思,提心吊胆的 李善长:咱们兵强马壮的,你怕什么呀? 朱元璋:怕你们哪天不满意就造我的反啊 胡惟庸:哈哈哈哈那你好好干,不就好了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们和手下的功臣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毕竟当所有的麻烦解决掉之后,功臣们就是最大的麻烦。 朱元璋对手下功臣的处理方式在历史上来说还是比较极端的,洪武四大案基本上把那些勋贵们都整没了,如果朱元璋像赵匡胤那样采取“杯酒释兵权”的可能性大吗? 1.二人出身和性格的差异 赵匡胤的家族中那可是好几代都是在朝廷里做大官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让赵匡胤有着更为成熟和稳重的性格,换句话来说,赵匡胤的手段和自信让他可以用比较温和的方式来对待功臣。 朱元璋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可以说是历史上起点最低的一位皇帝,小时候连吃饭和生存都是问题,虽然他的确有天赋和实力,但这种生存环境会让他变得更为极端一些。再加上老朱这个人生性多疑,“杯酒释兵权”这种温和的处理手段他是一定不会选择的。 2.所面临的形势不同 赵匡胤取得皇位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就登上了皇位,况且赵匡胤后续还要面临大一统的任务,这些将领说不定还有用到的那一天。 而朱元璋当时已经没有什么内外的忧患了,一个北元他不会放在眼里,大不了御驾亲征,而且朱元璋善于识人用人,没有这帮功臣他还可以再培养一批出来。再加上太子朱标的离世,可谓是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让他对皇权更加担忧,对功臣们更加的恐惧。 3.手下将领的水平不同 赵匡胤手下的将领的政治头脑都比较出色,赵匡胤一点就明白,而朱元璋的手下可就不一定了。 基本上老朱手下的武将们都是你腿细出身,你让老朱请他们吃顿饭喝点酒暗示几句,手下的将领们都不一定能听得懂,更别谈主动放弃权力了。就算那群武将们听懂了,回家养老,以老朱的性格也是断然不会放过他们的。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老朱杀人不是因为你功高,而是因为你犯错。
项羽和刘邦都是楚义帝的功臣…… 杀光刘邦嫡子一脉但都是大汉功臣…… 刘秀是更始帝的功臣…… 李渊是隋炀帝的功臣…… 李世民是李渊亲儿子加大功臣…… 赵匡胤是周世宗功臣…… 赵光义是赵匡胤的亲弟弟加功臣…… 你品,你品…… 你叫老朱如何放心!
所以靖难之役无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