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通俗来说就是:道理都是相通的,从某个方面下大力气悟出的规律,在其他方面同样好用。问题是,这个规律是不是真正的规律。 王阳明有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形而上的心之体,到形而下的意之动,从良知的显现到格物的要点,这就是“致良知”和“心即理”的过程,其落脚点最终就落在了“格物”上面。 “格物”并不是一门心思地去格某一件外物,这从王阳明格竹失败就可见一斑,因为“心即理”,万事万物都在一个人的内心。正如王阳明所说的“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通俗来讲,老子所说的“道”,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就会表现为一件具体事物的“德”。虽然“德”的外在表现因事物而异,但背后起作用的“道”弘一不变,是周行不殆、独立不改的。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格一件心外之物来发现“道”的所在,而是要从本心出发,与心同行,细究和找到一件事物运行演变的客观规律。或许,由此就可以找到万事万物背后的大“道”所在吧。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通俗来说就是:道理都是相通的,从某个方面下大力气悟出的规律
如何跑赢职场
2024-12-13 17:33:37
0
阅读:32
信任自然可求真
真理从来都是简单的,不证自明的(不变现象),无法证明的(全称命题/可证伪)。古希腊哲学对真理(科学知识)的理解——真理是不变的现象。地球上流水现象千变万化,水往低处流现象不变,如同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不变,都是有用的知识/确定性/知道。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电荷守恒,1+1=2,绝对时空,相对速度,……都是不变的普遍现象。居然有人号称人人不知的空间弯曲是真理,还胡编人人可知的时间是虚幻!!当然都是缺德笑话。几何学与微积分方法符合绝对时空/可微可积,弯曲不均匀空间可积分吗?面积与面积等效吗?科学/哲学追求确定性(知道)是生存的必须,鼓吹不确定是鬼迷心窍❌,科学不是假说证明不是解释稀奇是观测归纳。所有物质100%由带电质量体/粒子构成(不变现象,本质),电子质子结合成中子,正负光子结合成中微子。……不显电性的中子,中微子,穿透材料/等离子体/微观电磁结构的能力强大,中微子极其微小,必然是穿透物质材料的冠军——惯性运动天才。电子质子光子都带电,穿透力当然不行。——物体材料边缘亚原子尺度正负电场密集分布,带电光子电子受引力斥力作用,分裂成双缝干涉条纹,边缘衍射条纹,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