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底,毛主席在故乡韶山待了两天后,来到长沙接见客人,几位省委干部陪同。谁也没有想到,毛主席接见的竟然是一位年轻女子。大家都对这个女子感到十分陌生,毛主席先对湖南省长程潜说:“你认识她吗?她是李肖聃先生的女儿。”程潜震惊地说:“呀,知道知道,她家爷是个怪人,还打的一手好拳。”毛主席笑着又转身对华国锋说:“她是我夫人杨开慧的好友,两年前我写的那首《蝶恋花》,就是和的她的词。”华国锋几人也突然明白了,原来这位就是李淑一。 看得出来,毛主席介绍李淑一也十分有分寸,对长者介绍李淑一的父亲,对年轻干部从杨开慧说起,大家一下就认识了。 但是奇怪的是,在这次的合影中,毛主席的神情却是非常的严肃。多年来大家都猜测不一,或许是认为毛主席心情不好,或许是认为毛主席刚刚从故乡归来所以心里沉重,但是如果知道毛主席这次为什么要见李淑一,就大概了解了。 李淑一,又名伯仪、守一,是毛主席的亡妻杨开慧的好友,1901年6月2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李肖聃先生是晚清秀才,非常有才,早年间曾和杨昌济等人一起奔赴日本留学。 李淑一青年时期和杨开慧都在长沙女子师范读书,成为好友,后来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会成为杨昌济的学生,一来二去便和杨开慧熟悉,这里面还有一个年轻人,那就是柳直荀,是毛主席的好友,后来杨开慧把柳直荀介绍给李淑一,四个人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革命开始后,毛主席和杨开慧坚持闹革命,柳直荀也加入革命队伍,遗憾的是,杨开慧于1930年牺牲,柳直荀于1932年牺牲。 由于当时白色恐怖,李淑一并不知道丈夫已经牺牲,后来收到毛主席的信才知道,她的丈夫已经去世,多年来,她一直在长沙一个中学教书,孤身一人,也清清静静,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她得知毛主席带着大家取得了革命胜利,十分高兴,所以开始给毛主席写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淑一给毛主席写了第一封信,信中说了自己一个人在长沙生活了这么多年,十分艰苦,想让毛主席给安排个工作。其实这种意思的书信,在毛主席的办公桌上都堆积成山了,毛主席依然婉拒,并告诉他说:“直荀牺牲,极为佩慰,替我对你父亲问好。” 虽然婉拒,但出于对李淑一的关心,毛主席多次让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每次回到长沙都要去看望李肖聃先生的家人,也算是对李淑一家人的关心。 李淑一写的第二封信,也就是毛主席提到的“两年前”,即1957年。 1957年,国内公开发表了毛主席的诗词18首,李淑一见后,突然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其中表达了两个意思。第一,她自己写的这首《菩萨蛮·惊梦》,是当年思念丈夫所写,希望毛主席给指点指点。第二,她记得当年毛主席给杨开慧写过一首《虞美人》,想不起来了,现在想读一读,希望毛主席给重新抄录一遍。 这里要说明一下,李淑一提到的《虞美人》指的是当年毛主席和杨开慧新婚燕尔时写的一首婉约词,名句即“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但意外的是,毛主席并没有给她抄写,而是重新创作了一首《蝶恋花》,也就是后来声名大噪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李淑一收到这首词后,看到第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就泪流满面,她还询问毛秩序这首词能不能发表,毛主席同意后,这首词才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当即轰动了全国,李淑一也突然被全国人民熟知。 那么问题来了,毛主席为什么宁愿重新创作,也不肯把一首旧词重新抄写一些呢?重新抄写岂不是更为简单? 笔者认为,可能有两个含义。 第一,既然李淑一说她的词是为了思念丈夫所写,所以毛主席认为也应该呼应一下,更何况那首《虞美人》是婉约词是爱情诗,不适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拿出来,因此重新创作一首更为妥当。 第二,关于那首《虞美人》,是毛主席一生的所有诗词中最婉约的一首,对于毛主席来说也是非常“私密”的,所以他不想拿出来。而关于这首词,毛主席在世时一是没有发表,临终前交给卫士保管,一直到去世后多年,才首次公开发表。 因此,在1959年6月底,毛主席抽空回到故乡后,或许正好路过长沙,正好满足李淑一“见一见主席”这个愿望,所以才接见了李淑一,询问了关于她的生活和工作。 原来,自从李淑一出名后,政府对她很是照顾,待遇也不错,毛主席也感到很欣慰。她的孩子们也特别有出息,一个毕业蓝田国立师范,一个在上海交通大学。 1997年6月13日,李淑一去世。 附《蝶恋花·答李淑一》全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