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别说吃了,我们甚至都不敢招惹它! 2000年8月1日,环颈雉(俗称野鸡)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成为了俗称的"三有保护动物"。 在此之前,东北地区的野鸡数量丰富,当地居民有着捕捉食用的传统。野鸡肉虽然据说比家鸡柴一些,但作为野味别有风味,尤其受到外地游客的青睐。 然而,由于过度捕猎,野鸡的数量迅速下降,甚至一度达到了"易危"的程度。 为了保护这种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物种,国家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这一决定得到了东北人民的积极响应。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当地居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也相应提高。在全面禁止捕猎的环境下,野鸡的数量开始迅速回升。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野鸡数量的激增,一些地区开始出现野鸡泛滥成灾的现象。据吉林省林业厅统计,仅吉林省的野鸡数量就已经达到了500多万只。这个数字背后,是农民们日益增长的烦恼。 野鸡是杂食性动物,它们不仅以昆虫为食,还会啄食谷物、菜叶等各种农作物。它们群体活动,经常成群结队地到农田里觅食。农民老李就深受其害,他无奈地说:"这些野鸡简直把我的田地当成自助餐厅了。它们一来,地里就是一片狼藉。" 更让农民们头疼的是,野鸡是昼行性动物,主要在白天活动。当农民们去驱赶时,野鸡们会迅速振翅飞走,但没过多久又会重新返回。这种躲猫猫式的游戏让农民们疲惫不堪。有的农民尝试使用放鞭炮、竖立稻草人等方法驱赶,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野鸡泛滥带来的不仅是农作物的损失,还可能引发疾病传播的风险。有研究表明,野鸡可能携带H5N1禽流感病毒,这无疑给当地的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潜在威胁。 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开始寻求平衡之策。 2022年8月,吉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允许在特定区域和时间内对野鸡进行适度捕捉。同时,政府还鼓励开发利用野鸡资源,发展特色养殖业,为当地居民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野鸡的保护有所松懈。相反,对非法捕猎行为的打击更加严厉。 2021年12月4日,在黑龙江省虎林市就发生了一起非法猎捕野鸡的案件。一名叫郑某的男子在行车途中发现路边有野鸡觅食,一时起了邪念,用车上的弹弓和钢珠打死了两只野鸡。 然而,他刚准备逃离现场就被巡逻的民警当场抓获。 最终,郑某因非法狩猎罪被判处罚款1000元,并赔偿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600元。此外,他还必须在市级媒体上公开道歉,作案工具也被收缴。 这个案例再次警示了公众:即便野鸡数量增多,它们仍然是受法律保护的动物,任何非法捕猎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胡说八道,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野生动物,山上干干净净,哪里有野鸡?五十年前有很多,都让人给打完了,山上到处都是细铁丝套。
有野鸡,东北虎豹才有希望
吃了很刑的
很刑,抓鸟,挖野菜……都很刑
简直是神经
我们这里开车在路上都能撞到野鸡,一个人都不敢往山林里走,经常有野猪出没
现在野猪才是祸首
特别柴 一点不好吃
腥
我们那自从十年前来了两只,现在泛滥了,还有松鼠也成群,野兔以前就有
在广东看它能逃出几百米?团灭了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