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东一男孩每天徒步30公里上学,一妇人得知后,把自己的屋子免费让给他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4-12-10 21:17:35

1996年,山东一男孩每天徒步30公里上学,一妇人得知后,把自己的屋子免费让给他住,男孩因此考上大学。谁料,6年后,妇人病重,男孩竟作出惊人决定。 在山东的一个偏远农村,有一个名叫朱观景的男孩,他的家离学校足足有30公里远。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村庄的时候,朱观景就已经踏上了那条通往学校的崎岖小路。这条小路,他走了无数个来回,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朱观景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都是朴实无华的农民,他们辛勤耕耘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尽管生活艰辛,但朱观景的父母始终坚信,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他们竭尽所能支持着儿子的学业。而朱观景也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转眼间,朱观景进入了高三,这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年。为了节省往返学校的时间,他萌生了在学校附近租房的念头。然而,对于他这样的家庭来说,租房的费用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正当朱观景为此事发愁时,一个温暖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孩子,来我这儿住吧,不收你一分钱。” 说话的人,是村里67岁的朱学秀老太太。朱老太太一生勤劳善良,虽然膝下无儿无女,但她对待村里的孩子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当她得知朱观景的困境后,便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朱观景感激涕零,他知道,这份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终于,高考来临了。朱观景带着朱老太太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走进了考场。每一道题,他都认真对待;每一分钟,他都全力以赴。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朱观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他自己,更属于那位默默支持他的朱老太太。他迫不及待地跑到朱老太太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朱老太太看着朱观景的成绩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学毕业后,朱观景留在了北京工作。他勤奋努力,很快就在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位给予他无私帮助的朱老太太。每当有空闲时间,他都会给朱老太太寄去生活费和礼物,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 2001年,朱老太太突然病倒了。病情严重,需要长期有人照顾。得知这个消息后,朱观景心如刀割。他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全心全意地照顾朱老太太。 在朱观景的精心照料下,朱老太太的病情逐渐稳定了下来。但她的身体依然虚弱,需要长期的调养和看护。朱观景没有怨言,他默默地承担起了这份责任。除了照顾朱老太太外,他还负责照顾朱老太太的孙女。这个小女孩失去了父母,一直由朱老太太抚养。朱观景像对待自己的妹妹一样疼爱她,给她带来了温暖和关爱。 这一照顾,就是整整九年。九年的时间里,朱观景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他放弃了在北京的发展机会,失去了很多物质上的收获。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比金钱和地位更加珍贵,那就是恩情和亲情。 2010年,朱老太太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她的孙女也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这时,朱观景才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他决定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于是,他参加了考研,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朱观景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他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没有忘记朱老太太和她的孙女。他经常去看望她们,给她们带去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 在朱观景的心中,朱老太太早已成为了他的亲人。他感激朱老太太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他的帮助和支持。这份恩情,他永远铭记在心。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感恩和回报。 2017年,朱观景因善行被评为“山东好人”。这个荣誉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他的事迹在村里传为佳话,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每当有人问起朱观景为什么愿意付出这么多去照顾一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时,他总是微笑着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我受到的帮助和关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我只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这份恩情,去传递这份关爱。” 如今,朱观景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继续关注着朱老太太和她的孙女的生活情况。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为她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朱观景的故事像一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叫做感恩;有一种精神叫做奉献。

0 阅读:1006
评论列表
  • 2024-12-11 23:47

    好人朱观景,祝愿他一生平安!

  • 2024-12-12 00:49

    都是好人,才有如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