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江苏一女子,看姑姑从外地回家,没有房子居住,就把自己家的房子卖给了姑姑,姑姑分4次给了70万。可不久后,女子觉得自己卖亏了,直接把70万退回姑姑银行账户里,并承诺姑姑可以在这套房子里居住到百年。可姑姑却不愿意了,要求侄女配合自己办理过户手续,可侄女却说:我们没签买卖合同,我把70万退给你就行了。可法院却给出了不同看法。 钟霞多年来在外打拼,终于到了退休的年纪。想着回到家乡安度晚年,然而家乡的房价早已不是她所能承受的。 钟霞的侄女钟俞得知了姑姑的困境。出于对姑姑的关心,她主动提出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钟俞带着姑姑来到了自己的房子前。这是一套位于小区中心位置的两居室,虽然不算豪华,但胜在环境宜人,设施齐全。 在随后的交谈中,钟俞提出了一个令姑姑惊喜的价格:70万元。这个价格远低于市场行情,对钟霞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两人很快达成了口头协议,钟霞承诺分四次付清房款。 接下来的日子里,钟霞按照约定,陆续将款项转入钟俞的账户。每次转账,钟俞都会细心地开具收据,以示交易的认真态度。 随着最后一笔款项的到账,钟霞搬进了新家,开始了她期盼已久的退休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钟俞开始对这笔交易产生了动摇。她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在无意中亏本了。房价的持续上涨让她感到懊悔,那个曾经觉得合理的价格,如今看来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钟俞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来到姑姑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提议:她愿意退还全部房款,并承诺让姑姑终身居住在这套房子里。 这个突如其来的提议让钟霞陷入了困惑。她已经习惯了这个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突然要改变现状,她心里难免有些不情愿。 当钟俞将70万元退回姑姑的账户后,钟霞开始要求办理正式的房产过户手续,她认为既然付了钱,房子就应该合法地归自己所有。然而,钟俞却以没有签订正式买卖合同为由,拒绝了姑姑的要求。 在多次协商无果后,钟霞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她将侄女告上了法庭,要求确认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这一举动无疑将两人的关系推向了更加尴尬的境地。 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钟霞提供了转账记录和收据作为证据,证明自己已经履行了购房义务。而钟俞则强调没有签订正式合同,坚持认为这只是一个口头约定。 经过深入调查和慎重考虑,法院最终做出了判决。法官认为,尽管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但根据现有证据,可以认定买卖合同已经成立。法院要求钟俞履行合同义务,协助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同时钟霞需要支付全部房款。 随着法院判决的执行,这场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钟霞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房产证,而钟俞则失去了那套房子。然而,比起物质上的得失,两人心灵上的创伤或许更难愈合。 在处理亲人之间的经济往来时,我们需要格外谨慎。金钱可以赚取,房子可以重建,但一旦失去的亲情,可能永远都无法挽回。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留下你的看法,一起讨论! 参考来源:荔枝新闻(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风老北
已经承诺居住到百年,也就是到死为止,还有70万现金支配,应该知足了。何苦来哉!
LNT
这都编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