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祖方”小建中汤,调脾胃、补气血,治疗一切虚证
小建中汤是由医圣张仲景所创,收录于《伤寒论》的一剂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名方。小建中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将芍药的用量加倍,然后加入饴糖而成。小建中汤以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为主要功效,临床多用于虚劳里急、腹痛喜按、心悸而烦等证候。
1、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
脾胃位于人体的正中,属于中焦,也是我们整个身体的枢纽,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脾是气血的生化之源,主运化;胃是人体的消化系统,主纳食,一纳一运,化生精气,和我们的健康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焦虚寒,如果脾胃阳虚了,也就是火不足了,脾阳气的温煦能力下降,会导致脘腹拘急疼痛、时轻时重。“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寒,气血化源匮乏,则阴阳俱虚。阳气亏虚,不能够温煦精神,所以就会出现神疲乏力、心慌心悸,心烦失眠等症状;阴液亏虚,中焦失去濡养,那就会出现烦热、口燥咽干、手脚心发热等症状。
2、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及配伍规律
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由饴糖、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组成。
方中重用甘温质润入脾之饴糖,一者温中补虚,二者缓急止痛,一药而两擅其功,配以辛温之桂枝,温助脾阳,祛散虚寒。二药相伍,辛甘化阳,温中益气,使得中气强健,不受肝木之乘。
更倍用酸苦之芍药,其用有三:一者滋养营阴,以补营血之亏虚;二者柔缓肝急止腹痛,与饴糖相伍,酸甘化阴,养阴缓急而止腹痛拘急;三者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协调阴阳。
生姜、大枣合用,前者助桂枝温胃散寒,后者助饴糖补益脾虚;二者协桂枝、芍药又可调营卫,和阴阳。
加入炙甘草的意义,一则益气补虚,助饴糖之功;二则缓急止腹痛,增饴糖、芍药之力;三则助桂枝、芍药以和阴阳;四则调和诸药。
以上6味中药配伍,辛甘酸甘合化以调和阴阳,重用甘温质润以抑木缓急,可使脾健寒消,肝脾调和,阴阳相生,中气建立,诸症痊愈。本方重在温补中焦,建立中气,所以命名为“小建中汤”。
3、小建中汤的功效及临床主治
小建中汤的功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临床主治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主见脘腹拘急疼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兼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舌淡苔白,脉细弦等症状。
4、小建中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小建中汤有护肝利胆、扩血管、降压、改善外周循环、调节免疫、抗炎、抗氧化、镇静、镇痛,解热、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目前小建中汤在临床中运用十分广泛:
1)以慢性腹痛为表现的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下垂、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神经症、慢性腹膜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2)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老年性习惯性便秘、婴幼儿便秘、不完全性肠梗阻、结肠冗长、巨结肠病等。
3)患者有消瘦、面色黄、食欲不振等表现的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黄疸等。
4)患者有腹痛、紫癜相关表现的疾病,如过敏性紫癜。
5)以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低血压、低体重、低血糖、贫血、失眠症、神经衰弱等。
6)以疼痛为表现的疾病,如消瘦女性的乳腺小叶增生疼痛、痛经等。
7)伴有消瘦且面色苍白的小儿的低体重、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贫血、神经性尿频、头痛等疾病。
8)容易心悸的人,也适合喝小建中汤;
小结:小建中汤是一张改善体质之方,它的真正意义是强壮“病的人”,而不是治疗“人的病”,小建中汤是帮人补能量的方子,非常适合能量虚的人服用,但是以实证为主的人,就不适合喝小建中汤。比如身体里水湿太多,痰湿太多,肥胖的人,气滞血瘀严重的人,就不适合用小建中汤。此外,小建中汤里麦芽糖用量很大,平时容易呕心呕吐的人,也不适合吃小建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