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真的“孝”吗? 心里怎么想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可是老大,它说“孝”是做人的根本。就像书里写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夫孝,天之经也”。这些观念让大家都觉得“孝”很重要,得好好遵守。 社会舆论:那时候,名声可重要了。谁要不孝顺,邻居亲戚都得说三道四,甚至可能被家族长辈惩罚。这种压力让大家不敢不孝。 制度怎么保 法律规定:古代法律也管“孝”。比如汉代,不孝可是大罪,打父母可是要掉脑袋的。还有,子女得养父母,不养也得挨罚。唐朝也一样,父母在世,子女不能分家。 选官制度:汉代还有个“举孝廉”,孝顺的人才能当官。这样一来,大家都想孝顺了,因为孝顺能带来好前程。 习俗怎么做 祭祀祖先:古人常祭祀祖先,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怀念。像清明节、中元节,全家都得去扫墓,烧香祷告。 家族规矩:家族里,晚辈得尊重长辈,有各种规矩要守,比如早晚请安。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就得天天给贾母请安。 古人不“孝”的那些情况 利益闹矛盾 财产问题:有时候,兄弟姐妹为了抢财产,连父母都不顾了,恶言恶语,甚至不养父母。 个人野心:有的人野心大,为了当皇帝或者家族老大,连父母都敢害。 社会不安稳和穷 战乱时期:战乱时,大家连命都保不住,哪还顾得上孝顺。南北朝时,很多人都被迫离开家,没法照顾父母。 特别穷的时候:遇到天灾人祸,有的人连饭都吃不上,哪还有能力养父母。饥荒时,有的人甚至得抢父母的粮食。 所以,古人的“孝”,真是复杂多样,得全面看才行。
古人真的“孝”吗? 心里怎么想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可是老大,它说“孝”
正平看历史
2024-12-07 02:25:04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