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河财经】关于这几天大家都在转的这个欧洲电池厂各种大篇,我再说几句: 很多挂着经济博主,股市博主,还有金融之类的…… 前些年一直看好所谓的欧美工业回流,觉得马上就要掐死老中了。而理工类的博主大部分嗤之以鼻。 为什么? 因为在前者眼中,只要钱投入进去,工厂就会自己出来,工人也会自己出来。 这是因为他们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个这样的环境里,觉得我国工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有钱,请建筑公司造工厂,抢着来。 有钱,地方政府帮你搞定一切合法和灰色的渠道。 有钱,学校定点培养,什么工人招不到? 有钱,运输车辆排队在你工厂门口等着。 他们没在工地上呆过,就没亲身经历过,工业是如何通过一代代人建设成一个体系的,自然不能理解,从无到有需要付出多少代价,不能理解,解决一个个问题,都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我举个很小的例子: 在早年,我国化工工业刚起步的时候,整体落后,很多国外资料都是现成的。 那按理说,你照本宣科就行了吧? 比如,我们在更换设备时,需要更换管道,那么根据相关资料:需要往管道内注入惰性气体,排出可燃气体。 这听着很简单吧? 于是,照着资料操作,开始切割管道。 突然割着割着管道他炸了…… 后来查明白,因为根据操作注入惰性气体没错,但是在一些S弯,尤其是凸凹部分,可燃气体会沉积在那里,惰性气体无法将这部分的可燃气体排出…… 那么了解了这个问题,后来找出相对应的办法,比如注入流速,比如根据气体不同切割部位不同等等。 这个问题价值几何?一条新的安全规范价值几何? 一条人命…… 这就是残酷的工业建设初期,需要付出的代价。
【琅河财经】关于这几天大家都在转的这个欧洲电池厂各种大篇,我再说几句: 很多挂着
小辰读商业
2024-12-01 10:47:43
0
阅读:38
mygame
有一条很有名的常识:很多看上去奇葩的规定的存在都是因为以前真有人因为没有遵守这个规定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算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