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校园食堂腐败!“学生餐”怎能成为“唐僧肉”|津报早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沂蒙山上匹狼 2024-11-30 08:58:05

又见校园食堂腐败!“学生餐”怎能成为“唐僧肉”|津报早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学校食堂,这片本应充满着饭菜香与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地方,却被贪腐的阴影所笼罩。近日,湖北钟祥市纪委监委通报了6起党员干部违规违纪典型案例,6所中小学共11名校领导被处分。消息一出令人心痛,更有不少网友感叹:校园食堂到底怎么了?

细看通报,这些校领导的违规行为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转卖食堂食材套取资金,有的将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列支食堂成本,有的提高学生伙食费收取标准以填补违规开支……桩桩件件,无不是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公平的基石上“动土”。

中小学阶段,既是学生求知的黄金时期,也是身体茁壮成长的黄金时期。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们花起钱来毫不吝惜,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有求必应。也许正是瞅准了家长们的这份心思,使得那些“生财有道”者把“学生餐”看成了“唐僧肉”,人人都想咬上一口。

近年来,校园食堂腐败现象屡屡见诸报端。此前,广西某县级市的一家公司,为揽下学校食堂食材配送业务,不惜向个别领导行贿,一签就是 12 年的合同,这其中涉及的学生之多、时间之长,让人不禁为孩子们的饮食质量捏一把汗。

教育本是神圣的事业,校园更应是一方净土。当黑幕被揭开,我们看到那些被克扣的伙食费,本应化作孩子们碗中的肉蛋奶,却被某些人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如此行为,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伤害,更破坏了教育系统的廉洁形象,损害了社会公信力,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亵渎。

在这些贪腐事件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制度的“漏洞”与监管的“失明”。学校食堂管理本应有一套严谨规范的流程,可为何这些校领导能如此肆意妄为?是采购环节缺乏严格把控,让他们有机可乘抬高价格、以次充好?还是财务管理如同虚设,使得资金流向不明不白?这无疑是给了这些“硕鼠”在校园里“兴风作浪”的空间。不可否认,学校以教育教学为主业,食堂采购等工作容易被忽视,加之其贪腐方式又繁多且隐蔽,外部监管力量难以触及根本,更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可喜的是,11月11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对膳食经费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明确自主经营的中小学校食堂需独立开展会计核算,加强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的财务管理,指导各地科学统筹资金,全面加强监管,实现信息公开。此前,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市教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集中用餐单位食堂承包经营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组织招标;建立完善食堂承包经营准入、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明确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依法严惩重处,坚决“处罚到人”……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无疑向校园食堂腐败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精准 “亮剑”,为治理乱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

在严格学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建立家长深度参与的监督机制,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此次,天津五部门就在联合发文严格校园食堂管理工作的同时,特别公布了市教委和各区教育局校园食品安全和供餐质量监督电话及邮箱,搭建起长效的监督反馈机制,以确保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与处理,此举也获得了不少家长的点赞。

唯有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伸向校园的“黑手”施以严惩,才能确保学生的“盘中餐”安全又放心,吃饱更吃好,也才能由此及彼,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天津日报 原创 天津日报 文|草木心)

0 阅读:15
沂蒙山上匹狼

沂蒙山上匹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