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643 年,来自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这位在汉学领域颇有造诣的人物踏上了澳门的土地,从而正式开启他在中国境内传播教义的漫长旅途。 至 1950 年,卫匡国获得觐见顺治帝的机会,此后,他接受耶稣会中国传教团的委派,前往罗马教廷。其肩负着两项重要使命,一是详尽阐述耶稣会对于 “中国礼仪之争” 的立场与见解,二是将彼时明清交替战争的相关记录携往欧洲大陆,使西方世界得以一窥东方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重大历史变革。 1657 年 4 月,卫匡国踏上返程之路,准备再度回到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包括南怀仁在内的 16 名耶稣会传教士。他们一路跋涉,最终在 1659 年 6 月成功抵达杭州。然而,命运无常,1661 年 6 月 6 日,卫匡国因感染霍乱,在杭州当地不幸离世。 在他返回欧洲期间,卫匡国运用西方的绘图与撰述方法精心打造了《新中国地图集》。 这部著作于 1655 年在阿姆斯特丹首次出版,其以拉丁文撰写而成,是一部系统且完整地介绍中国地理风貌的专著,为当时的西方世界打开了一扇全面认识中国地理格局的全新窗口,在西方的汉学研究与地理认知领域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本次“香港古籍展”上展出的这套由伦敦展商Daniel Crouch Rare Books 带来的《新中国地图集》(Novus Atlas Sinensis)正是由著名荷兰制图师琼·布劳,基于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的绘制整理在1655年出版。Firsts 香港古籍展 展出地址:香港海事博物馆,香港中环8号码头 开放时间: 12月6日星期五 下午4点至晚上8点 12月7日星期六 中午12点至晚上7点 12月8日星期日 中午12点至下午4点
在1643年,来自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这位在汉学领域颇有造诣的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4-11-29 18:42:22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