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经开区6任书记接续落马,如此“前腐后继”的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11月28日,安徽省纪委通报,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古劲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调查。 古劲松,他是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17年以来落马的第6任党工委书记。在他之前,已有崔玉奇、王毅军、刘其鹿、都述奇、黄化锋5位书记先后于2017年7月、2017年7月、2018年11月、2024年2月、2024年3月落马。 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的开发区,短短7年时间内,竟然有6位书记接续落马,实属非常罕见。这样“前腐后继”的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呢?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一把手腐败案易发高发。近年来,各级各地查处的腐败案件中,一把手腐败案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作为开发区的党工委书记,实际权力运行中的一把手,对重要决策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由于权力配置的原因,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管难以到位,导致他们容易把手中的权力变成为自己谋私利的工具,绝对的权力产生了绝对的腐败。 2、官商勾结的高危因素。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一个地方经济建设的前沿单位,工作中难免同形形色色的各类商人打交道。有些官员,特别是有些一把手,因自身定力不足,他们与商人相处久了,就会迷失了方向,开始与其勾肩搭背,甚至搞官商勾结,进行权钱交易。 3、重点领域易滋生腐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先天性拥有许多优质且稀缺性的资源,诸如招商引资中的土地配置、税收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作为开发区的一把手,对这些优质且稀缺性资源的分配拥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滋生腐败也是一种必然。 4、腐败易发的小环境。根据多年来的反腐败实践经验,在我国的局部地区,一旦形成滋生腐败的人文小环境,就会形成一时难以根除的历史传承。一茬接一茬的腐败官员倒下了,但那个滋生腐败的人文小环境还在。一些图谋不轨的商人仍会不断侵蚀官场,甚至积极围猎那些身处重要岗位的官员,导致局部地区腐败接续不断,同一岗位官员“前腐后继”。 总之,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同各类腐败问题作斗争是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永远的任务。
安徽一经开区6任书记接续落马,如此“前腐后继”的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地平线上的城市
2024-11-29 17:23: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