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经营幸福的家》(9)…… 荐语: 家庭给我们带来了人生全部的美好,同时也是绝大部分难过和委屈的来源。然而一味地抱怨原生家庭绝非明智之举,只有科学地了解家庭系统的真相,学会让自己和家人都幸福的相处之道,才能把握住我们今后的人生。 你将获得: ★觉察:不再重蹈原生家庭覆辙 ★爱家人,也要做自己 ★改变:建立充满爱的新家庭 比如说一个人特别易怒,易怒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没有自我分化的特征。他做任何事都考虑别人会怎么说,别人会怎么评价,所以他得通过表达自己的愤怒来宣示自己的立场。你看,小孩子一般出了事,第一反应是告状:“我要告状!”告状的好处是什么呢?“老师,我没错。”你看,他没有完成一个长大的过程,没有实现自我分化,没有获得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自我分化的定义是,一个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智力功能与家庭功能区分开的能力,从而在不丧失情感连接能力的情况下实现独立和成熟。 “个体分化程度越高,对身份认同的接受程度就越高,身份认同带来的安全感就越充足,因此就不太可能牺牲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来换取爱和接纳。”这句话太重要了。“牺牲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来换取爱和接纳”,有没有让你们想起一本书的书名,叫《被讨厌的勇气》。一个人长大了,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是,他可以做一些让你不高兴的事。你不高兴跟我没关系,因为这是我的权利,这是我该做的事情,我不需要委屈我自己,牺牲我所有的东西,只是为了获取那么一点点爱,让你们都说我好,我不需要。这就是自我分化完成的一个表现。 “如果一个成年人没有成功地完成自我分化,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自由地做自己,也不能感受自己的真正身份。换句话说,这个成年人无法和自己建立真正的连接!”他永远生活在别人的评价之下,永远都在看其他人的眉高眼低,看别人怎么评论,他总是担心会失去别人对他的爱和尊敬,因为他在这方面太匮乏了。这就是自我分化的问题。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从家庭里边长大以后,都要开始慢慢地学会独立,从家庭里边独立出来。我们跟家里人的关系,就是我们说的根和翅膀的关系,它给我带来了动力,它让我觉得有归宿,但是我已经长大了,我需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需要离开这个原生家庭了。“一个人在情感上的反应和应对是决定分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人明白他可以选择如何对一种情绪做出反应,而不是被情绪驱使,那么他就不太可能被情绪控制。而他的情绪反应程度也会有所下降,这个人也就成了自己的主人。” “作为人类,我们同时拥有情绪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当你是一个成年人的时候,你就不能够只让你的情绪能力做主了,你需要调动你的思考能力来平衡你的情绪能力。 “我们一定要放弃这样的想法:我们必须让别人赞同我们、理解我们;改变别人的行为,才能满足我们的内心需要;让别人按照我们的方式,我才会感觉良好。”这就是武志红老师讲的“自恋型人格”。当你没长大的时候,你就特别希望拉帮结派,特别希望跟认同自己的人在一起,然后去打击那些不认同自己的人,因为你觉得只要大家都听话了,大家都跟我一样了,这个世界就太平了。但实际上这会给自己和他人都造成巨大的痛苦。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经营幸福的家》(9)…… 荐语
识赛谈生活情感
2024-11-28 07:14: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