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准备挖秦岭18公里的隧道,中国急需盾构机,德国开价一台3.5个亿,

鹏天玩转旅游 2024-11-25 20:32:12

1997年中国准备挖秦岭18公里的隧道,中国急需盾构机,德国开价一台3.5个亿,中国忍痛花费7个亿买了两台! 19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马路上小车渐渐多了起来。 然而,经济的高速增长也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当时,我国不少铁路、公路、桥梁等设施已经不堪重负,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为了不让交通瓶颈成为制约发展的绊脚石,国家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在众多工程项目中,秦岭山脉的隧道工程最引人瞩目。秦岭北起甘肃,南至湖北,绵延千里,是南北的天然分界线。由于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秦岭的交通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融合至关重要。但是,修建隧道谈何容易? 秦岭地质构造极其复杂。这里曾经是亿万年前汹涌澎湃的海洋,后来又经历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可谓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岩层里裂隙、空洞、断层错综复杂,稳定性很差,施工难度大。其次,秦岭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这里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 面对这些困难,传统的人工开挖方式已经不适应了。那时候,修建隧道主要靠工人们手拿风钻、铁锤,一点一点往前挖掘。遇到硬岩,就得放炮炸开;遇到软土,就得一铲一铲运出来。施工进度慢不说,工人的安全也没有保障。 为了攻克难关,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当时,盾构机在隧道掘进领域可谓一枝独秀。它集切削、支护、出渣等功能于一体,就像一个钢铁巨兽,能够高效、安全地在地下钻出隧道来。用它来修建秦岭隧道,无疑是最合适不过了。 20世纪90年代,盾构机可不是个新鲜玩意儿。早在150多年前,它就已经在英国诞生了。只不过,由于技术难度高,制造成本高,一直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专利。你别说一台盾构机了,就连盾构机的零部件,他们也不愿意轻易卖给我们。 当时,我国使用的盾构机全部依赖进口。由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价格自然是高得吓人。德国作为盾构机制造业的佼佼者,更是趾高气扬。他们仗着技术优势,就差明着说"不听话就不卖"了。 1997年,为了秦岭隧道工程,我们向德国询价购买盾构机。德国人一听,打起了算盘。他们心里清楚,这个工程非盾构机不可,中国肯定买。于是,报价直接开到了3.5个亿,还是马克,折合人民币更多。要知道,这可是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中国经济才刚刚起步,3.5个亿意味着什么? 这还不算,德国人还提出了一堆苛刻的条件。什么合同一签就得付全款啦,什么设备只管卖不管售后服务啦,简直把中国当凯子宰。合同谈判桌上,德国人的嘴脸太令人不齿了。他们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中方代表各种挑刺,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不买我的,等着工期延误吧"。 面对德国人的百般刁难,我们也是骑虎难下。秦岭隧道是国家重点工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如期完工。当时,国内根本没有能制造大直径盾构机的企业。别说制造了,就连设计图纸都没有。还有人奋斗了一辈子,愣是没见过盾构机长啥样。 思来想去,我们最后还是被迫接受了德国人的条件。为了尽快开工,一咬牙,一跺脚,一狠心,硬是花了7个亿,从德国买了两台盾构机。这笔钱,几乎相当于当时陕西省一年的财政收入。说是卖身买机也不为过。 好不容易盼来了盾构机,施工问题总算解决了吧?还是太天真。德国人交货是交货了,可他们派来的技术员,那叫一个傲慢。施工现场,他们不让中方技术人员接近设备,生怕我们学到机器的结构。出了故障,也不让我们动手修理,非得花高价请他们的专家来。就这么个貌似简单的活,德国专家一天就要收3000美金。 秦岭隧道的盾构机事件,成了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多年来,我们在关键技术领域受制于人,被卡脖子的屈辱感,已经积累到了顶点。从高铁到工程机械,从芯片到基础软件,一旦遇到核心技术,就必须高价买人家的,否则寸步难行。这种状况,再也不能忍了! 痛定思痛,国家下定决心,必须加快掘进装备国产化的步伐。从政府到企业,从科研院所到高等院校,上下一心,励精图治。到了2001年,我们将盾构机研发列入了国家863计划,这是国家科技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有了国家政策的引领,我国盾构机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此后的十几年,是中国人尽情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十几年。各路英才倾力攻关,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北京的刘大成团队成功研制出首台复合盾构机,一举打破国外垄断;上海的中铁装备则抢占了微型盾构机市场,填补了国内空白;深圳的铁科院研发了湿喷台车等配套装备,形成了完整的施工解决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4月,历经千辛万苦,国产盾构机总算面世了!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设计制造盾构机的能力。尽管起步较晚,但我们正以惊人的速度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0 阅读: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