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女人最大的福气,不是老公有钱,而是“不再内耗”电视剧《小巷人家》里

宇妙妙聊娱乐 2024-11-24 10:28:30

《小巷人家》:女人最大的福气,不是老公有钱,而是“不再内耗”

电视剧《小巷人家》里,黄玲的故事扣人心弦,她的人生历程充满了曲折与转变。

黄玲,是棉纺厂的女工,也是庄超英的妻子,她最初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然而,她的婚姻生活却充满了无奈与苦涩。

庄超英身为高中教师,却深受原生家庭陈旧观念的影响。他坚信长子就该牺牲,照顾弟妹,即便成家生子后,每月仍将大部分工资交给父母,而父母又拿去补贴弟弟一家。黄玲在这样的家庭中,默默承受着经济与生活的双重压力。

生孩子时,婆婆在月子第四天就以出差为由不来照顾;两个孩子都是产后三个月就被送去棉纺厂托儿所。

庄超英弟弟结婚,婆婆竟想拿黄玲的陪嫁缝纫机当彩礼。黄玲虽心中不满,但为了家庭和谐,表面上依旧维持着恭敬。

日子久了,黄玲的委屈不断累积。就像她好不容易排队买到肉,庄超英却告知公婆和小叔子一家要来吃饭,她忍不住骂出脏话。

这句台词剧本里就有,导演还写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闫妮真正进入黄玲这个角色后,才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那个时代条件艰苦,买到肉不易,公婆来抢肉吃,触犯了她小家的利益,她又不是不敢说的人,所以就不顾礼节了。

月子里,黄玲的婆婆申请出差不来照顾,她的两个孩子产后三个月就被迫送到托儿所长大。庄超英弟弟结婚时,婆婆甚至想把她陪嫁的缝纫机拿去给弟弟当彩礼。对于这一切,黄玲心里虽有不满,但表面上还是维持着和谐。

在这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黄玲心里的失望也在一天天累积。可有时,人越是善良,别人就越是得寸进尺。

黄玲刚分到房子不久,到了暑假,庄家老太太又想先斩后奏地把外孙往这边送,粮食定量却没送来。

此前庄家老太太不慎扭脚住在黄玲家,也是如此,一家人忍饥挨饿才度过那段艰难时光。

一想到自己两个孩子又得忍饥挨饿,这下黄玲不再忍耐,态度空前强硬。把孩子送来可以,但是你们不出力,就得出钱。

最后终于要来了孩子的两个月伙食费 ——30 元。

黄玲的这一举动,正应了那句话: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从前的她忍气吞声,事事迁就别人,导致别人不断越界,自己常受委屈。而这一次,她的强硬让别人知道了她的底线。

公公婆婆觉得黄玲好欺负,从不把她放在眼里。而外人眼中的她,向来是温柔大方、善良的贤妻良母。

儿子庄图南成绩优异,庄超英想让他考省重点,便帮他找资料、整理重难点。可因为庄超英是高中老师,总有孩子来请教问题,起初他们不好拒绝,后来情况愈发不可控,甚至晚上还想来。

有人带朋友来复习,还指责庄老师分不清轻重缓急。黄玲虽有怨言,但碍于面子不好直说,担心被邻居说闲话。

好在邻居宋莹性格直率,直接把人轰走。后来大家决议定个固定时间各家轮流复习,这事才得以解决。

很多时候,人们就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看法,不懂拒绝,才常受委屈。与人相处,得有明确界线,才不会被拿捏。

黄玲羡慕宋莹的风风火火,受其影响,她逐渐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婆婆扭伤脚希望她和筱婷去照顾时,她以工作忙为由拒绝。

从娘家回来后,她的服装风格变得越来越潮,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敢于对不公平的事情说 “不”。

黄玲认识宋莹后变得爱笑了,宋莹让她懂得了这辈子也要爱自己。宋莹一家都是刺头,这是那个时代其他人的想法,但宋莹就是靠着闹,分到了房子,跟庄家成为邻居,让儿子林栋哲有了玩伴,跟着好学生图南和筱婷学习,改变了孩子的一生,成为人生赢家。

黄玲的儿子图南上高中时,小姑子家的孩子有了回城名额,庄家老太太又计划着把他和小叔子家的两个孩子一起往黄玲家塞。高考是一辈子的大事,相差几分都可能决定着命运。庄家人不在乎儿子的高考,不怕干扰儿子,但黄玲在乎。

她跟丈夫说自己不同意,可丈夫总回避,常常还没得到解决方案就结束话题。于是这次,黄玲终于同这个大家族打开天窗说亮话:在图南考上大学前,自己不同意,谁也别想搬进来。丈夫如果非要扶持大家族,那就离婚,自己心意已决,任何人不能改变。

庄家一大家子,庄家父亲气得摔碗,丈夫庄超英气得捶桌,小姑子掩面哭泣,也没改变黄玲的决心。终于,在黄玲的坚持下,最后小姑子带着儿子回了贵州。

以前,黄玲从不当面和公婆顶嘴,刚结婚时是顾虑庄超英夹在婆媳间左右为难,所以自愿吞下了所有的委屈。

后来觉得家丑不外扬,免得别人笑话,所以总是自己默默内耗到半夜三更都睡不着。心,也就一点一点凉了下去。

可是,人不管早晚,总有觉醒的一天。黄玲看到宋莹夫妻对抗不讲理的邻居,心生羡慕,也明白了不能一味内耗。

她终于不再内耗,一次次脱离从前的自己,打破从前的自己,最后重塑自己。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底气和坚韧,开始遵从自己的意愿。

黄玲的丈夫庄超英,虽然是个教师,但他的愚孝让人恨得牙痒痒。他对孩子的教育没得说,可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却十分拎不清。

庄超英从小被教育要做 “长子”,要承担家庭责任,所以他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在伤害家里人。

他把所有的工资都上交给父母,靠着黄玲的工资过活。黄玲每生一个孩子,就逼着庄超英要回三分之一的工资,可他心里却恨透了黄玲,在黄玲月子里,故意找由头跟她吵架,让她痛苦。

原著中用 “咬牙切齿”“凶狠怨毒” 来形容庄超英看黄玲的眼神,他一次次狠狠盯住黄玲,只觉得她面目丑恶,令人厌憎,至死都恨着黄玲。

庄超英一个老师,在黄玲月子里不管妻儿死活,不想着承担丈夫、父亲的责任,却只想着如何折磨妻儿,为父母出气。

黄玲生完筱婷,还在月子里,他们就大吵了三次,黄玲看着蜡烛包里的筱婷,要不是想到还有两个孩子,真想一死了之。

庄超英不仅自己为庄家奉献了一辈子,还想捆绑妻子儿女一起牺牲。他教育儿子庄图南要帮扶大家,少吃一口,让叔叔家的弟弟们多吃一口。当黄玲为了儿子的口粮和前途,宁愿离婚也要护着儿子时,庄图南也跟父亲一样恨着母亲。

庄超英知道父母的偏心,知道他们没有善待女儿庄筱婷,可当庄筱婷表现出不想去爷爷奶奶家的意愿时,他毫不犹豫地怒扇了她。他只敢把巴掌对准乖顺听话的女儿,欺软怕硬,只敢欺负妻女。

与庄超英不同,宋莹的丈夫林武峰是很多女人向往的对象。他是大学生,对只有初中文化的宋莹尊重体贴,从不因学历看轻她。

宋莹出去争取利益与人争吵,他坚定地站在身后支持。知道老婆因为顶着刺头名声拿不到电视机票,二话不说就用 50 斤粮票换了一张,还安慰老婆是太优秀遭人嫉妒。

天冷给老婆递暖手袋,老婆洗脚看杂志入迷就给脚盆添热水,教育孩子崇尚快乐教育,家里热热闹闹。正因为有这样靠谱的老公,宋莹才能过得肆意洒脱,每天把自己收拾得精致。

黄玲和宋莹性格迥异,却成为了好姐妹。宋莹看到黄玲的付出,肯定她的价值,点醒她要爱自己。黄玲能理解宋莹做 “刺头” 的原因,抚平她心中的伤痕,关心着宋莹一家三口。

黄玲送别宋莹去广州时,精心穿上对方喜欢的裙子,追着车子挥手,宋莹也在车里不停抹泪,可见两人感情之深厚。

黄玲的故事告诉我们,女性要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守住原则底线,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不能一味地懂事、忍耐,否则只会委屈自己。

在婚姻中,夫妻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原生家庭而忽略了另一半的感受。像庄超英这样的愚孝,只会给家庭带来痛苦和矛盾。

同时,邻里之间的相互扶持和真挚情感也是生活中的温暖所在。黄玲和宋莹的姐妹情让人感动,她们在彼此的生活中给予了力量和支持。

而林武峰和宋莹的相处模式也值得借鉴,夫妻之间要尊重彼此,相互包容,共同经营家庭,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快乐的成长环境。

《小巷人家》通过黄玲的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困境与挣扎,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觉醒的力量和重要性。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都要学会爱自己,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益,才能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0 阅读:0
宇妙妙聊娱乐

宇妙妙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