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的一场访谈中,专家表示月工资3000已经属于中等收入人群,没想到白岩松直接反问道:要是月入3000都算中等收入,那我国就已经有4亿人是中等收入人群,为什么好多人都不愿意承认呢? 主要信源:参考《顶端新闻——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最新测算,2022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已达到4.6亿人》 关于月收入3000是否属于中等收入人群的问题,近几年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尤其是专家把3000元划入中等收入标准后,更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甚至是不满。 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白岩松就和专家讨论了此事。当时专家表示,月入3000就是中等收入人群后,白岩松直接反问起来。 要是月入3000都算中等收入,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承认呢?白岩松的话引起了不少人共鸣,大家纷纷支持这个想法。 那么究竟为什么这么多人不认可专家的话呢?这背后隐藏着不少原因。 首先,中等收入这个概念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富足,只有生活富足,没什么太大压力,才能称得上中等收入。 可月入3000元几乎不可能做到这点,一般的打工者一个月也就3000元,这些人群的生活压力可谓是非常大了。 假设一个三口之家,每个人收入是3000元,合起来也就是6000元。在三四线城市居住,仅仅房贷每个月都要1000元到2000元。加上各种生活费用,和养孩子的费用,压力可以说非常大了。 万一生个重病到医院里,看都没钱看,何来的生活富足呢? 这还只是三四线城市,如果是一线城市,压力简直大到你不敢想象。一线城市的房租都要三四千元,仅仅房租就够一个月的工资了,别说其他费用。 因此,3000收入无法在一线城市生活,三四线城市如果独立出家庭,那么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不过我们也能换个角度想,收入只是一个数字,它并不是我们衡量生活满意度的绝对标准。自己生活的是否幸福,还是要看我们自己怎么想的。 白岩松的反问其实就说出了我们的困惑,为什么数据中这么多中等收入人群,现实中大家却都过的一头雾水。这种情况反映了收入划分的局限性,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数据背后存在的真实问题,而不是只从表面数字来看待。 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社会进步,但不能只为了扩大就盲目设置,而是要根据实际生活质量来决定。 未来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人们看着不但幸福,而且真实生活也同样幸福。只有做到这点,才是这个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意义。 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月收入3000食西北风
假设一个三口之家,每个人收入是3000元,合起来就是6000。你确定这是数学老师教你的
最少6000[滑稽笑]
那些所谓专家,其实狗屁都不如!
免税的都是低收入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