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厕所“去性别”到人“去性别”,小心“挂羊头卖狗肉”的文化渗透。
近期,广州市环卫公厕布局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提出男女厕位比例不合理,要将利用率不高的男厕改造为无性别厕所。
男就是男,女就是女。厕所不够可以新建,男厕利用率不高可以改为女厕。为什么要改成“无性别厕所”?这种西方文化的“舶来品”,打着男女平等的旗号,倡导性别多样化,难道我们也要提倡?
市政工程背后代表着政府态度。如果这种无性别厕所堂而皇之成为市政设施,是不是意味着向公众宣布,当地政府默认了性别多样化的合法性?这种对男女性别多样化的倡导,会对我们下一代的性别认知造成什么样的误导?这种对西方文化糟粕的来者不拒纵容其大行其道,背后有没有某些势力推手夹带私货?值得警惕。德国已经实行男女性别自选合法化了,难道我们也要亦步亦趋跟着学习?
相较于前些日子,广州文旅对某星舞蹈演出的拒审,我觉得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做法欠妥。这是对公众的一种误导,是对糟粕文化渗透的麻木和迟钝。
据悉,这种性别多样化的公共设施,多见于上海、广州这样的开放前沿城市。我想,开放是为了学习先进,兼容并蓄,提升自我,而这种对文化垃圾的纵容,这种“挂羊头卖狗肉”“性别自由”搭车的文化渗透操弄,是会受到多数老百姓抵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