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敛兵聚谷”的战略有他的合理性。因为魏强蜀弱的情况下,蜀汉没有实力在各个隘口与曹魏比国力。与其拼消耗,不如把分散在北蜀道各个隘口的兵撤回来,重点防守汉、乐二城。这样魏军即便进到汉中盆地,漫长的补给线也够他喝一壶,蜀军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关门打狗,歼敌于汉、乐二城之下。 但是姜维没有料到,魏军来了,却根本不去围攻汉、乐二城,只是派少数兵力监视,大部队直接奔南蜀道的阳平关、剑门关去了,这样汉、乐二城的蜀军成为摆设。这有点像马奇诺防线,法军准备不可谓不充分,但德国人根本不叼你,直扑巴黎。魏军三路南下,要的根本不是汉中,而是成都! 姜维更没有料到人心!阳安关守将蒋舒的临阵倒戈,为魏军打开了城门。与此同时,成都的援军迟迟未到,朝中奸臣阻挠发兵。敌军长驱直入,姜维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他不得不弃城而逃,退守剑阁,眼睁睁看着十年心血付诸东流。 姜维更是万万没有料到,剑阁在守,精锐尚在的情况下,蜀主刘禅竟然降了! 这个角度讲,“敛兵聚谷”之谋输在了格局,姜维和蜀汉高层低估了魏国的实力。同时,姜维对蜀人坚决抵抗的决心又过于高估了。 (欢迎关注周周)
姜维的打法没问题,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优势兵力对付敌人,早期运动战思想,可惜队友不给力。
这是守蜀道最大的败招,蜀道易守难攻必须要守蜀道,如果由于兵力不足无法全守可以破坏一些蜀道呀!比如刘邦封汉王进四川烧毁棧道让你无路可走。
盲目自信,以为自己比魏延,王平都高明,最后反被聪明误
身为总指挥 这也沒料到那也沒料到 你来玩的?
内有奸臣掣肘,一般怕死的投降派和无能的将军,主上暗弱全无半点父辈雄心大志。姜维再有能力,没有丞相的威望,也是枉然。最可叹的是姜维那句“臣等尚欲死战,陛下奈何先降?”“陛下且先忍数日之辱,臣必使社稷复安”。真忠臣也
盲目自信,以为自己比魏延,王平都聪明,最后反被聪明误
,政治是真不行,一刀切,嫌麻烦反正早晚守汉中,,,你节节抵抗守不住撤,对面粮食是很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