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为什么不收复东三郡?东三郡对于蜀汉的核心战略价值在于协助关羽发动北伐,对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构成钳形攻势,以打通北伐中原的通道。 . 自从吕蒙袭杀关羽后,荆州成了东吴的地盘,诸葛亮兵分两路北伐的战略也再无法实施。 . 关羽北伐期间,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两人不和,刘封仗着自己是刘备的干儿子,肆意欺辱孟达,因此两人在是否增援关羽的问题上无法形成一致意见,刘封干脆就拒绝了关羽的增援请求。 . 关羽败亡后,孟达担心刘备追究责任,万一追责的话,刘封是老板的干儿子,他孟达只是个打工的,到时候必然所有罪责都会自己承担。 . 思来想去,孟达决定投降曹魏,于是在给刘备写了一封辞职信之后,率领部曲4000余家直奔曹魏而去。 . 到了曹魏之后,孟达接着引曹魏大军攻打东三郡,刘封无法抵挡,战败逃回成都,东三郡就此落入曹魏之手。 . 从此,刘备在荆州地区的战略布局,全部毁败。 . 荆州作为北伐基地,被东吴夺取,东三郡背靠汉中,作为辅助荆州方面北伐的军事据点,也被曹魏一锅端,蜀汉仅剩益州和汉中地盘。 . 刘备事后兴兵伐吴,试图夺回荆州地盘,但遭到夷陵惨败。 . 从夷陵战败那一刻起,蜀汉方面注定是拿不回荆州了,那么东三郡即使没有被曹魏攻占,它的战略价值也大打折扣。 . 诸葛亮主政以后,把北伐的战略重点放在了以汉中为基地,或以攻取长安为目标,或以蚕食曹魏的凉州地盘为目标而发起了数次北伐行动。 . 这个时候,有没有东三郡其实没多大影响,它并不能为诸葛亮北伐提供较高的助力价值。 . 诸葛亮死后,蒋琬主政,曾经提出过一个通过水师伐魏的军事计划。 . 简单说,就是从汉中顺着汉水、沔水东下,进攻曹魏占领的襄阳、南阳一带的地盘,只要攻取襄阳和南阳,那么中原门户洞开,蜀汉可从襄阳、南阳北伐,攻取中原。 . 如果按照这个计划进兵的话,必然涉及东三郡,但史书记载中并未提及要不要同时收复东三郡。 . 因为这个计划遭到多数大臣的反对,最终没能付诸实施。 . 大臣们担心的是,这个计划太过于冒险,顺江而下确实既方便又快捷,兵贵神速,可万一战事不利,想要再撤回来可就难了,弄不好就得全军覆没。 . 所以,蜀汉朝野上下一片反对声,最后只能作罢。 . 东三郡的地理位置确实很特别,南通三峡峡口,沿汉水东下可抵襄阳,往东北方向可抵南阳,乃是用兵之地。 . 但是此地也有它的缺陷。 . 东三郡原本归属汉中郡管辖,曹操击败张鲁,夺取汉中后,又将其从汉中剥离出来,归属南阳郡管辖,后来刘备夺取汉中,接着攻占了东三郡,又改为益州管辖。 . 这地儿吧,它不算大,也不富饶,荆州在关羽手里的时候,还能依托荆州和汉中,并且充当荆州方面北伐的助攻,关羽丢了荆州以后,就很难单独作为一个大型军事基地了。 . 蜀汉夺回东三郡没有实际意义,除非蜀汉把北伐曹魏的进军路线改为从东三郡出兵,以夺取襄阳、樊城、南阳为目标。 . 但东三郡不够大,也不够富饶,养不起一支规模庞大的驻军,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伐魏行动。 . 收回来还得驻军,防着曹魏再度夺走,蜀汉本身军队规模不大,再分兵驻守东三郡,加上军费,又是一笔开支。 . 综合各种因素来看,与其费力收回东三郡,不如以汉中为基地,展开北伐。
蜀汉为什么不收复东三郡?东三郡对于蜀汉的核心战略价值在于协助关羽发动北伐,对曹魏
雁芙说历史
2024-11-20 22:04: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