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茅台酒在法国获得金桂叶奖,从那以后茅台打开了国外市场,但是谁能想到在

生活中的父与子 2024-11-20 13:14:30

1985年,茅台酒在法国获得金桂叶奖,从那以后茅台打开了国外市场,但是谁能想到在国外的价格比国内要便宜一半多呢?

这篇文章,就带你扒一扒茅台的百年兴衰史,看看这“国酒”背后的故事。

到1990年,茅台酒出口创汇高达六十万美元,妥妥的创汇大户,那时候的人们,觉得国外的月亮都比中国好,好多人看外国人喝茅台酒,就觉得茅台是好酒。

这种心理,让茅台酒迅速在上流社会流行,成了送礼的标配,虽然茅台直到2001年才正式被确认为“国酒”,但早在1994年,它就已经是国内最畅销的高档白酒了。

“国酒”身份的确立,让茅台酒更上一层楼,很多人以喝茅台为荣,觉得这是身份的象征,虽然国内一些网站把茅台吹成世界三大名酒之一,但它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其实很一般。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是物美价廉的低端产品,茅台酒当时也是以这种身份走出去的。

2018年,茅台在法国全年只卖出了大约6万瓶,在美国,销量也只有15万瓶左右,而且国外的茅台酒容量比国内的大,价格却比国内的便宜。

茅台在国外的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东亚、东南亚等与中国生活习惯相近的国家,而且,这些国家的茅台价格,也比国内便宜不少。

对比之下,茅台酒在国内的价格就显得格外高了,这“价格双标”的操作,让很多国人感觉自己被当成了冤大头。

其实清末的茅台镇,酿酒作坊遍地开花,规模参差不齐,其中,“成裕”、“荣和”、“恒昌”这三家算是当时的头部玩家。

华之鸿接手家族酒厂后,赶上了茅台酒的黄金时代,这老哥可不是一般人,经商从政两手抓,眼光独到,还资助创办了《黔报》。

辛亥革命前,他还当过仁怀厅儒学训导,妥妥的文化人,他接手酒厂第二年,茅台酒就拿下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这运气,简直是开挂了。

之后华之鸿退出政坛,专心搞实业,"华茅"也成了茅台酒中的一个金字招牌。

“恒兴烧房”的老板周秉衡,原本是做鸦片生意的,1929年,他看中了茅台酒的潜力,转行酿酒,一开始,他建了个“衡昌烧房”,投了不少钱,结果鸦片生意破产,资金链断了,厂子差点黄了。

赖永初接手后,把烧房改名“衡兴”,后来又改成“恒兴”,生意也越做越大,1915年巴拿马金奖之后,茅台酒彻底火了,茅台镇的酿酒作坊也像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地冒出来。

1916年,仁怀县的酿酒作坊就达到了307家,那时候商标意识还不强,只要是在茅台镇酿的酒,基本都能叫“茅台酒”。

周西成还把茅台酒当作政治外交的工具,经常送给南京政府和其他省份的军政要员,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厂进行了公私合营,政府也保护和传承了传统的酿酒工艺,让茅台酒的品质得以延续。

改革开放后,茅台酒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出口创汇的需求,让茅台酒厂开足马力生产。

茅台酒的百年发展,既有辉煌,也有挑战,它从地方小作坊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白酒的代表之一。

但高昂的国内价格和一些不良行为,也引发了年轻一代的不买账,年轻人不明白酒桌文化,也承受不起高价白酒。

茅台酒的未来,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平衡国内外市场,也要适应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