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位成员职务和地位,谁是淮海战役真正指挥? 淮海战役五位前委职务: 刘伯承,中央委员、中原野战军司令员、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 陈毅,中央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 邓小平,中央委员、中原野战军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书记。 粟裕,中央候补委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 谭震林,中央委员,华东野战军副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 党内职务排名: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谭震林都是中央委员。粟裕是中央候补委员。 淮海战役总前委排名: 邓小平,总前委书记。 刘伯承,总前委常委。 陈毅,总前委常委。 粟裕,总前委委员。 谭震林,总前委委员。 毛主席发电报,总前委的排名顺序“刘陈邓粟谭”。 中原野战军参战兵力,15万人,加地方部队共20万人,歼敌11万多人。 华东野战军参战兵力,36万人,加地方部队共40万人,歼敌44万余人。 从职务上看,邓小平最高。 从中央称呼看,刘伯承排第一。 从实际指挥看,除了双堆集歼灭黄维兵团,其他战斗都是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完成。 1948年9月,在济南解放后,粟裕就给毛主席发电,提出了“小淮海战役”的战略设想。后来经中央同意,发展为大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华野和中原多次配合作战,都是粟裕提出战役设想,华野作为主力参战,中野负责配合作战。 淮海战役由华野率先发动,其后中野进入战场配合。双堆集战役完成后,中野转入休整,由华野完成对杜聿明30万人的包围和歼灭。 1949年年初,收到淮海战役大胜电文,毛主席说:“朱老总,少奇,淮海战役胜利了,此战,粟裕同志打得漂亮啊,依我看,粟裕当为此战首功啊!”
觉史讲的非常清楚:淮海战役打了十天才成立总前委,总前委的职能,不是指挥机构,而是协调两大野战军统一行动的机构。为什么陈毅会调去中野,主要是:主席让粟裕放开手脚!
肯定是粟裕指挥的呀
陈毅调中野副司令,主要是协调两个野战军的作战。陈毅当司令防碍粟裕的作战指挥?不可能嘛。
总前委是个协调机构,华野一部由陈粟指挥,协肋中原野战军,华野大部还是由饶粟指挥,粟大将在饶公支持下才取得全部军事指挥权,要尊重事实。
总前委是行政机关,不是军事指挥机关!
战略和战役是有区别的,党从成立到解放胜利,任何一位高层都有着卓越的功劳,都是党和国家的财富,没必要相互比较的,先贤们应该也是这想想的。
写的切合实际
前委只是协调机关,淮海战役在华野辖区,中野只辅助參与有限,功在粟陈!
不是还有陈赓谢富治兵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