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位成员职务和地位,谁是淮海战役真正指挥? 淮海战役五位前委职务: 刘伯承,中央委员、中原野战军司令员、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 陈毅,中央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 邓小平,中央委员、中原野战军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书记。 粟裕,中央候补委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 谭震林,中央委员,华东野战军副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 党内职务排名: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谭震林都是中央委员。粟裕是中央候补委员。 淮海战役总前委排名: 邓小平,总前委书记。 刘伯承,总前委常委。 陈毅,总前委常委。 粟裕,总前委委员。 谭震林,总前委委员。 毛主席发电报,总前委的排名顺序“刘陈邓粟谭”。 中原野战军参战兵力,15万人,加地方部队共20万人,歼敌11万多人。 华东野战军参战兵力,36万人,加地方部队共40万人,歼敌44万余人。 从职务上看,邓小平最高。 从中央称呼看,刘伯承排第一。 从实际指挥看,除了双堆集歼灭黄维兵团,其他战斗都是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完成。 1948年9月,在济南解放后,粟裕就给毛主席发电,提出了“小淮海战役”的战略设想。后来经中央同意,发展为大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华野和中原多次配合作战,都是粟裕提出战役设想,华野作为主力参战,中野负责配合作战。 淮海战役由华野率先发动,其后中野进入战场配合。双堆集战役完成后,中野转入休整,由华野完成对杜聿明30万人的包围和歼灭。 1949年年初,收到淮海战役大胜电文,毛主席说:“朱老总,少奇,淮海战役胜利了,此战,粟裕同志打得漂亮啊,依我看,粟裕当为此战首功啊!”
肯定是粟裕指挥的呀
觉史讲的非常清楚:淮海战役打了十天才成立总前委,总前委的职能,不是指挥机构,而是协调两大野战军统一行动的机构。为什么陈毅会调去中野,主要是:主席让粟裕放开手脚!
战略和战役是有区别的,党从成立到解放胜利,任何一位高层都有着卓越的功劳,都是党和国家的财富,没必要相互比较的,先贤们应该也是这想想的。
总前委是行政机关,不是军事指挥机关!
前委只是协调机关,淮海战役在华野辖区,中野只辅助參与有限,功在粟陈!
陈毅调中野副司令,主要是协调两个野战军的作战。陈毅当司令防碍粟裕的作战指挥?不可能嘛。
总前委是个协调机构,华野一部由陈粟指挥,协肋中原野战军,华野大部还是由饶粟指挥,粟大将在饶公支持下才取得全部军事指挥权,要尊重事实。
其余人都是协调,战役指挥独栗裕一人.
粟裕指挥不了中野,刘伯承也指挥不了华野,所以成立总前委协调两大野战军,军事上由粟裕刘伯承协手合作缺一不可,不存'在谁指挥谁的事情,
这种东西有事没事又拿出来讨论,吃饭撑的,尽骗流量,想表达什么意思嘛?
毛主席,中央军委部暑指挥,前委负责具体落实。
总前委军事第一负责人是刘帅
写的切合实际
一是华野中野毕竟两个野战军团,需要协调,二是华野内部原山东野战军的将领不服粟裕……所以陈老总的作用就非常关键……资历人脉和经验很多时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当然,粟裕的数次斗胆直陈才是根本决定因素,这是大战略谋划,同时实际的战役指挥也是粟裕,这才是难得,我军无人出其右……
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争打进敌占区,迫使蒋介石将打出去的拳头收回,为延安及整个解放区减轻了好多压力,付出了巨大牺牲。那个时候牵制敌人,阻击增援敌人,威胁敌人是为歼灭一部敌人创造绝对机会,也是巨大功劳,不能以歼敌数量论英雄。还有组织群为前线将士募集运输粮食弹药的组织者们也是一个英雄群体。老一辈个个都是大功英雄👍👍👍👍👍👍👍👍👍👍👍
不管怎么讲,粟裕第一功,当时就是军部第一大红人,红得发紫那种[拍手]
五人都是将帅,并无区别了
三个前委常委才是徐蚌会战的布署和指挥者
不是还有陈赓谢富治兵团吗?
他们都是大公无私的奉献,不记个人得失互相配合,取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