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一天深夜,女子被惊醒,发现丈夫正掐着儿子脖子灌农药,她惊恐喊道:“你在干什么?那是你的亲骨肉啊......”丈夫王全德苦笑道:“活不下去了,女子心中了然,却只能眼睁睁瞧着丈夫将三个儿子毒死,而后二人竟用麻绳终结了此生,
(信息来源:光明网——“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
你有没有想过,在人类与疾病的漫长拉锯战中,总有一些身影,用她们的执着和奉献,点亮了希望的火炬?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两位这样的女性——李桓英和屠呦呦,她们的故事,或许比你想象的更燃。
麻风病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名字,皮肤溃烂、肢体畸形,在过去,这几乎是绝症的代名词,疟疾,另一种可怕的疾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肆虐,夺走了无数生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对这两种疾病几乎束手无策,然而,李桓英和屠呦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她们一位与麻风病抗争,一位破解了疟疾的密码,她们的故事,交织着勇气、智慧和无私奉献。李桓英,于 1921 年降生于北京。
她的人生起点,就在这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都城,开启了不凡的篇章,20 世纪 40 年代,她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而后有幸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首批官员,开启了不凡的人生篇章。
优渥的待遇舒适的生活,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1958年,她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回国。
放弃国外的一切,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很多人不理解,但她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人民服务,回国后,李桓英投身传染病防治工作,1978年,她选择了麻风病研究。
须知,在彼时,麻风病绝非单纯的病症,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污名。它所带来的,不只是身体的苦痛,更有精神的压迫和社会的偏见。
患者被歧视、被隔离,像王全德这样的悲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并不罕见。全国52万麻风病人,生活在黑暗的角落,几乎被社会遗忘。
“一个海归女医生,怎么偏要跟麻风病较劲?”朋友的劝告,李桓英不是没听到,但她不为所动。她前往云南的麻风寨,亲眼目睹了患者的痛苦。
溃烂的皮肤,变形的肢体,绝望的眼神,这些深深地触动了她,她承诺,一定会带着药回来,1983 年,李桓英携着特效之药,重回了那座麻风寨,她的归来,犹如一道希望之光,照亮了这片被阴霾笼罩的土地。
但她没有穿防护服,没有戴口罩,而是直接与患者握手、拥抱,与他们同吃同住,这种举动,在当时简直是“破天荒”,村民们震惊、感动,也逐渐放下了戒备。
治疗初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让村民们产生了怀疑,纷纷停药,李桓英挨家挨户上门,鼓励他们坚持治疗。
她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27个月后,奇迹发生了,所有服药的病人都被治愈了。
屠呦呦比李桓英小几岁,出生于1930年,年轻时,她曾因肺结核停学两年,这段经历,让她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她投身医学研究,并参与了抗疟疾药物的研发工作。
上世纪60年代疟疾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为了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屠呦呦带领团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
他们查阅古籍研究民间草药,最终,从东晋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灵感——“青蒿”,经过反复试验,屠呦呦团队发明了低温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成功研制出了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
青蒿素的现世拯救了数百万生命,特别是在疟疾频发的非洲等地,其显著的疗效令人瞩目,成为生命的拯救者。青蒿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致使全球疟疾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此乃造福人类的伟大成果,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一位教授单膝跪地,为她调整麦克风,这一幕感动了无数人。
李桓英和屠呦呦,两位女性科学家,她们的人生经历和科研道路各不相同,但她们都拥有着同样的精神:不畏艰险、勇于创新、无私奉献。
李桓英放弃海外优渥的生活,回国投身麻风病防治工作,她用行动打破了社会对麻风病的偏见,屠呦呦,从古籍中汲取灵感,研制出抗疟疾特效药,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们的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李桓英大力推广联合化疗的崭新技术,而屠呦呦从传统的中医药领域探寻突破。
她们在各自的领域不懈努力,为医学事业贡献力量,然而,她们的共通之处在于,皆以患者为本,皆以解决切实问题为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