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不想让钱学森归国,为什么不找机会干掉他,很难吗?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其实

文山聊武器 2024-11-18 18:55:29

当年美国不想让钱学森归国,为什么不找机会干掉他,很难吗?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其实一点都不难。从这几年我国在美高精尖人才的意外事故中,可以看到答案。 1955年10月初,钱学森从美国归国的消息激起了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接到任务,安排朱兆祥前往深圳迎接钱学森及其家人。当时的朱兆祥,刚刚被任命为力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肩负着重要的职责。 10月6日,他收到陶孟和和吴有训两位副院长的介绍信,随即准备启程。两天后,他在深圳的罗湖口岸迎接到了这位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科学家。 钱学森回国后的行程安排紧凑。10月10日,朱兆祥陪同钱学森和家人一起前往上海。在上海,钱学森停留了大约两周的时间,期间他抽空探望父亲,并与多位亲朋好友会面。 随后,他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交通大学,并与学校师生进行了座谈。10月25日,约30名来自交通大学的师生与钱学森就他的科研成果进行了交流。 在座谈会中,交通大学的工业企业电气化教研室向钱学森提出了一个请求。教研室正在开设一门关于“自动调整理论”的课程,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教材。 得知钱学森曾在美国编写过《工程控制论》一书,教研室的师生们表示希望能够阅读到中国学者写的相关著作,甚至提出希望钱学森能够将此书捐赠给学校图书馆。如果原版无法提供,能否将其翻译成中文并出版,以供国内学术界学习参考。 钱学森带回了几本《工程控制论》,但是否捐赠给母校并未有确凿记录。然而,几年后,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版正式面世,成为国内工程控制学科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上海的访问结束后,钱学森于10月28日北上,抵达北京。此时的北京,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钱学森曾在这里度过了15年的青春岁月,但归来的他已经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城市。北京的气息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新的面貌昭示着国家的崛起与发展。 1955年11月9日,钱学森应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回国观感》演讲,演讲稿由他亲自撰写,尽管他已离开中国多年,依然心系祖国。 在这次演讲中,钱学森深刻反思了自己多年来的留学经历,并通过亲身体验揭示了他对中美两国科技发展、社会制度以及对比两国科技工作者精神世界的观察。 钱学森开篇谈到,自己回国前曾面临美国当局的种种阻挠。他详细描述了美国如何通过拖延出境手续,试图让中国留学生滞留在美国,并以“难民”身份留下,阻碍他们回国的进程。这些手段无一不显露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回国的恐惧与敌意。 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学森回到祖国后,便收到许多来自留学生家属的信件,询问亲人是否被滞留或受到其他影响。为了帮助他们,钱学森建议国内亲友多写信与这些留学生取得联系,利用人民日报等渠道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建设的实际情况。 接下来,钱学森从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对比了中美两国的科技环境。他指出,在美国,许多科技人员的工作受制于军事需求,研究成果往往被用于战争或武器的制造,导致一些科学家对自己的研究失去兴趣,甚至转向与科研无关的活动,如种花、修房等。 钱学森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美国社会对科技的利用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与中国社会主义的科技工作者更为崇高的使命感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外,钱学森还通过亲身经历,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与消费矛盾。他举例讲述了美国社会的物资浪费现象,特别是在生产衣物等消费品时的非理性行为。 他认为,这种物资浪费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更严重阻碍了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而在社会主义中国,节约物资、推进生产技术改革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思想。 钱学森总结道,美国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加剧其内在的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将导致其走向衰落,而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景则是不可阻挡的。他的演讲不仅仅是对美国现状的批评,更是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 参考资料:汪长明. 《科学之帜钱学森》 2022

0 阅读: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