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春节,数千印度雇佣军打头阵,二万多缅军紧随其后,对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发

超哥评历史 2024-11-17 18:56:47

1952年春节,数千印度雇佣军打头阵,二万多缅军紧随其后,对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发起突然进攻,而国军残军正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也许连蒋介石都没有想到,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他们还有一支 那么能打的部队。 1952年年初,当全球华人都在准备欢度新年时,生活在缅甸北部的一群中国人却丝毫没有过节的气氛,他们严阵以待,等待着一场大战。 他们正是听从台湾方面指令的国民党残军,而他们所要面对的是缅军两万余人,以及来自印度的廓尔喀雇佣军。 这是这支部队进入这一地区后所面对的最大一场危机,不过指挥他们的国民党将领李国辉并没有慌乱,他早已是这里的“王”。 1950年,解放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江南,四川的胡宗南、广西的白崇禧接连落败,高级将领纷纷坐着飞机、乘着军舰朝台湾赶去,而大军却是带不走的。 在滇缅边境之上,几股被打散了的小部队跨过了国界,来到了缅甸北部的山林。 其中一支小部队由少将团长李国辉率领,在进入缅甸后,他们又遇到了其他几支国民党部队,几家合在一起,共有2000多人。 打回大陆已是妄想,而此地与台湾相隔数千里,老蒋也没有能力和必要营救他们,所以李国辉等人把心一横,决定就地驻扎。 为了让缅甸放松警惕,李国辉还给部队取了一个“复兴部队”的名字,貌似在说:我们终是要回大陆的。 但在另一方面,李国辉放开了士兵与当地居民的通婚,还在当地种起了鸦片创收,有了“占山为王”的态势。 缅甸怎么能允许国军残军在自己的地盘驻扎,于是在1950年6月,缅甸决定出兵了。 缅甸的决心很足,一下子就拉出了近2万人的队伍进剿缅北,希望将李国辉赶出去。 然而缅军进入缅北,当地民众并不配合他们。而且,缅军的士兵大多都是没有经受过多少训练的,而李国辉手底下的就不同了,那都是打过抗日和内战的,经验相当丰富。 加之当地民众的配合,李国辉的部队倚仗地利人和将缅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缅军这边没有办法,只得暂时选择了撤退,梁子也就这样记下了。 此战之后,李国辉小有名气,身在台湾的蒋介石大手一挥,派李弥带着委任状飞到了缅北。 李弥的到来相当于给这支部队打了一针强心剂,那是既给名分又给钱,还在当地搞了个军校,培养军事人才,大有长期再次发展的势头。 缅军气坏了,在这里驻扎也就算了,还想招募自己的国民用于扩军?这就太过分了! 可缅军也知道自家士兵的实力有多拉胯,所以他们选择求助外援,从印度那里拉来了四千多名廓尔喀雇佣兵。 廓尔喀联队在印军中战斗力很强悍,里面的老兵大多跟着英国人在欧洲战场上打过德国人,军员素质比缅军高出不少。 缅甸看印度这边如此豪爽,底气瞬间就足了,把可以派过去的部队也都派上,浩浩荡荡又是两万人朝着缅北扑去。 廓尔喀士兵的战斗力的确强悍,国军残军并不能在军事素养与装备上占有太多的优势。 加之印军之后的缅军从各个方向对国军残军进行围堵,一时间,国军残军不断后退,所控制区域越来越小。 不同于印军打输了可以回家,缅军打输了后面还有一大片平原,国军残军要是输了,就只有死路一条。 背后是大陆,但他们已然没有机会回去,其他三面全是敌军,除了冲杀也没有选择。 加之此时的国军残军内许多士兵并非中国人,而是缅北人,他们生于、长于缅北,守卫这里便是守卫家园。 所谓“破釜沉舟”,国军残军没有退的可能,在这种态势下,他们爆发了顽强的战斗力。 拉牛山口一战,天上是缅军的飞机,地上是冲锋的廓尔喀士兵,李国辉在关键时刻采取了冒险的分兵。 不曾想真的起到了“包夹”的起效,重击了廓尔喀联队,而其身后的缅军也不敢造次。 眼见此战挫了敌军锐气,李国辉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再一次把缅军赶出了缅北。 此战过后,缅甸已经没有能力靠武力赶走他们,只得使用外交手段向台湾方面施压。 蒋介石也受不住美国人给的压力,这支部队最终于1953年撤退到了台湾。 这支部队虽然撤了,但缅甸没能恢复对缅北的控制,这里成了军阀割据之地,毒品、枪支暴力、诈骗等犯罪层出不穷,但这些都是后话了。

0 阅读:1350